一個多月的時間讀完大陸作家熊召政長達140萬字的《萬曆首輔張居正》,從隆慶六年到萬曆十一年(西元1583年),從張居正於內閣擔任高拱的次輔,到他掌權為首輔,戮力於十年改革,58歲病逝,最後遭到生前對他言聽計從的神宗皇帝的清算,短短12年間,一個大明的肱股幹臣從極盛到極衰,他所苦心建立的制度章法、官場風氣,雖力挽明朝頹勢,一切改革卻都在他死後付之一炬,而竟至禍延子孫,讀來著實令人不勝嘆息。
這套由遠流出版的歷史小說,獲得大陸2005年「矛盾文學獎」首獎,洋洋灑灑分印了八本,編輯精美,誠意滿滿。令我也不禁疑惑:台灣閱讀歷史小說的族群,是否真撐得住這樣的投資?作者熊召政為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以寫詩出身,花了十年的時間寫張居正,因他在研究中國歷代的改革家時,發現被歷史忽略的張居正,是最為成功的一位,足供現今中國改革的借鏡。這套小說也確實讓名氣不響的張居正重現於世,讓世人重新思考他的功過。
《萬曆首輔張居正》以流暢的小說筆法、精鍊的用詞、濃重的情感,將張居正的十年改革寫得鉅細靡遺,描述他以身作則而為稱職的帝王師(神宗繼位時只有十歲),整頓吏治、整飭武備、整理財政,挽救明朝當時財經與武力上捉衿見肘的頹勢。同時小說中也非常細膩的描繪官場政治鬥爭過程,張居正為了實現他富國強兵的理想,以卓越的政治洞察智慧,周旋於萬曆帝、李太后、馮保之間,軟硬兼施,牢牢掌握權力中樞,在無後顧之憂的基礎上,發揮他的濟世長才。
需知在百年積頹的封建制度下,有能力並不稀奇,稀奇的是如何讓自己的能力,衝破層層官僚顯戶的利益,在危機重重的政治場上得到發揮。
在中國歷史上,張居正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物。他才幹過人,改革措施具有高度智慧,但他的作法卻非常強勢,將當時的巨室富豪得罪殆盡,埋下禍根。在經過多年韜光養晦,擔任首輔(在明代相當於宰相地位)之後,皇帝幼小不能親政,張居正終於有機會實現理想。他深諳在官場之道,因此,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一方面安撫當時威權最大的李太后,對小皇帝以亦師亦臣的態度恭謹伺候,另一方面則與「內相」大太監馮保密切合作,內外互通,百般遷就,雖有違他的處世之道,但他更清楚那是他能放手做事的唯一方法。
確保權力中樞的安穩之後,張居正開始進行改革,他面對整個官場卻毫不手軟,所有措施幾乎都與世臣大家作對。在整頓吏治方面,張居正實行「考成法」,急速汰換冗官,導正官場頹敗之風,卻危害到大多數官員的利益,使他遭到嚴重非議。他的用人方針是「遠『清流』、用『循吏』」,前者代表注重個人操守勝於一切的官員,後者則是不計毀譽、實事求是、以國家利益為優先的幹臣,可知張居正是一個非常實際的人。他重用名將戚繼光、李成梁,鞏固了國家的邊陲,居功厥偉。而在最重要的財政整理方面,張居正的全面實行「一條鞭法」、重新丈量天下土田、追討巨室積欠糧稅等措施,大大改善明朝本已出現赤字的財務狀況,雖被歷史予以極高評價,卻將所有的巨室富豪得罪光了。
連大儒孟子都曾說:「改革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張居正卻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忽略封建官場的生存法則,而一意孤行地進行他的鐵腕政策;姑且不論是非功過,光擁有這樣的精神與抱負,就是史上難得一見的治國之官。在官官相護、利益勾結的官場,想當然爾,懂得張居正與附和他的人,就不會太多。父親去世時,張居正知道「人亡政息」的危險,皇帝奪情,他也順應著不回鄉守制,因而落人口實。掌政十年間,張居正一直事必躬親,獨攬內閣大權,威權自用,只因他對自己的能力相當自信,也少信任他人,所以雖然改革成功,卻也拖垮了自己的身體,病逝時年方58歲。
張居正生前千般榮寵集一身,死後不到一年,就遭到神宗皇帝的全面清算,他的子孫下場極為悽慘,所有變化快速得在一夕之間。任誰都難以想像,那個對張居正百般尊崇、極度依賴的萬曆小皇帝,竟在心中對這位首輔埋藏了那麼大的恨意,查封家財不說,還戕害他的子孫,甚至有開棺鞭屍的念頭,令人驚愕。由此可知,在中國過往的威權政治之下,大臣若是能力太強、功高震主,極少有好下場;這個定理沿用到現代社會的政治甚至職場,一樣通用。
讀《萬曆首輔張居正》時最吸引我的,是那些官場中幽微的人際角力。如果說二月河具有很好而全面的說故事能力,熊兆政則是強在極力著墨每個場景中的情感與衝突。他讓讀者處於「全知」狀態,完全清楚官場裡每個人做什麼事、說什麼話的動機,條理分明地剖析張居正的每一個決策,跟他所遇到的困難和解決之道。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套小說已不僅是在闡述歷史故事,更將整個中國官場的人性醜惡攤開來,層層解剖,足以成為後人混跡政治、大官治世的實用寶典。
如此,隨熊兆政細緻而理性的筆法,一步步看著張居正由沈潛到顯赫,再到卒後致禍的遭遇,掩卷嘆息之際,我反而有了一點點解脫之感。因似乎是更加看透了政治險惡與人世無常,即使鬥到昏天暗地,真的站上顛峰,可一時之間的禍福榮辱,都只是短暫,又何必強求。張居正或許是看透了這一點,更或許他並非料不到死後的災禍,只是在這樣一位以國家興亡之任繫於一身的宰輔身上,他只求改革成功,其他的人際齟齬也顧不了這許多了。
金庸在《萬曆首輔張居正》的序文裡,引用林則徐的詩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來形容張居正,我感覺這是再合適不過。熊召政描繪張居正的一生,就是以這樣的懷抱進行改革,胸懷社稷,不計個人得失毀譽。在現今台灣混濁的政治局勢裡,也許我們最需要的也就是這樣一位有政治擔當的人物,只是,實在可遇不可求。
难怪黄小婷的文字那么丰富,原来如此博览群书耶.汗颜!汗颜!
回覆刪除我刚从河北看完傩戏归来,有空去我那儿看照片呀.
(这不是做广告这不是做广告这不是做广告这不是做广告这不是做广告这不是做广
告......)
哈哈!這話兒從妳口中說出,怎麼有一種詭異的感覺?XD
回覆刪除講到博覽群籍,我哪兒及得上您萬一呀!:P
妳竟然真去看儺戲了...嗯,待我瞧瞧...
看完你寫這篇讓我對這本書有了興趣呢
回覆刪除我鮮少看歷史小說
希望這部會是不錯的入門
黃小婷啊─
回覆刪除說真的,看完了萬曆15年─﹝黃仁宇老師的書﹞
其實不難發現到中國人其實是一個集體凝固,派系盤根錯節的國家─
至於萬曆皇帝,基本上這位老大也不過就是個屈從於文官體制底下;
那個最大的官而已,並不是啥皇帝;
那些對張居正抄家滅族的文官,也對張居正在家的鋪張;浪費...
許多的行為上,或許對張首輔的觀點又是不同...。
萬曆皇帝雖是橡皮圖章,但─
有人叫圖章下詔罪己,而不給圖章面子時,圖章也是會反擊的─
祇是沒有機會而已....。
突然感到「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權勢者應「抱法處勢」,
「無為而治天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這些話的精義所在...。
好像這種道理2000多年前大家都懂到現在;但是真做到的沒幾個─
因為大家都怕得罪人─不是嗎?
儺戲...想去見識;但是先等我賺錢來再說吧...
回覆刪除不過還是想先去看看百花深處胡同─﹝說了兩年,結果今年先去了大阪﹞
希望來年可以去百花深處胡同...。
偶爾晃過此地,
回覆刪除看到也有人讀了這書,
忍不住駐足插幾句話。
這書我去年新年期間看的,
簡體字版,
四天內一口氣看完,非常過癮。
讀了張居正後再讀萬歷十五年,
也和家裡唸歷史的討論,
照他的說法,
真該感謝萬曆五十年此後不上朝不管事,
放任走私玩樂,
於是才有燦爛的經濟發展、
明朝藝術、文人生活哩!
又:據說連續劇拍攝中。
本來陳道明有機會的啊!
他那種深沈的氣質,
很適合扮演張居正啊。
To 亨:
回覆刪除非常值得一看!
歷史小說我還滿常看的,這一套是我覺得相當優秀的一部。
To Amegocym:
我也回去重讀了「萬曆十五年」。將兩者相對照,更清楚的了解了明代的政治、經濟生態。
真的,我也同意陳道明很適合演張居正,沒演是可惜啦...
I wana look too....
回覆刪除A book by another bear
Haha
《明朝的那些事儿》写得也不错,值得一读
回覆刪除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我買的是熊召政最近出的單行本,簡體字。
回覆刪除遠流那套是在太大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