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5日 星期日

第一屆世界經典棒球賽觀後

看「世界經典棒球賽」的中國隊對中華隊一戰時,有一幕畫面給了我深刻印象。中國隊的投手徐錚,在某局辛苦地處理了一個得分的危機(雖然危機也是他造成的,但他化險為夷了),走回休息室時,攝影機拍到他低著頭,臉上的表情漠然,而休息室裡的隊友、教練,零零落落地東張西望,竟沒人給予他們獨撐大局的投手,一個簡單的鼓勵眼神,更別說拍肩擁抱了。這在日本隊、韓國隊的休息區裡,是極為罕見的冷漠。



在那一刻忽然我明白了,為什麼對中國的這場比賽,我看得意興闌珊。連我這樣「敵隊」的球迷,都會為徐錚的表現感到讚許,可是他們自己的隊員卻無動於衷。再沒有比這更悲情的球員了。



對韓國時,全場緊繃的情緒,中華隊僅僅一個適時的雙殺,都能讓我瞬間熱淚盈框,而在最後輸球時,心裡竟然還是高興的,因為真真觀賞到一場好球。看到兩方球員的拼勁,看到棒球裡最珍貴的團隊合作精神。



可在對中國隊時,即使是陳鏞基的滿貫全壘打,我的冷感卻連我自己都驚訝。真是一場萎靡的比賽,即使最後是 14:3 這樣的比數,我還是覺得萎靡。實力懸殊是一回事,整個球隊怎麼看待他們的比賽,又是另一回事。休息室的氣氛,球員的眼神,教練的積極性,都是一個球隊氣勢的指標。



日本隊跟韓國隊的休息室,都有類似的一種熱情的氣氛存在。即使是尋常的一局結束,投手都會得到隊友的鼓勵;打擊員的一支犧牲打、守備上的一個接殺,休息室裡都會看到球員熱情的反應。而我總是很感動於王貞治監督對每一個球員的好表現,那些明顯的愉悅表情和鼓勵動作,我看到最熱切的關心。而關心,能凝聚球隊的向心力。



其實我很難說得明白,什麼是拼勁或者向心力,這些抽象的意念。但球賽看多了,前面一兩局就能有感覺。中華隊的習性是,一旦早得分,後面一陣就連著猛來,勢不可擋;可要是被壓著打,就常常憋到最後而放不出一口氣,急死了太監。然而說起來,錦上添花不稀奇,一蹶不振也不是新聞,最難的就是能在被壓著打時,還能破繭而出,那才是真正的功力。



雖然大家都不喜歡韓國隊,但是看看這次的日韓之戰,沒有人能不佩服韓國隊的拼勁。然後,再看看他們休息室裡的紀律,每個球員的關切之情,並不輸於亞洲職棒界龍頭的日本隊。看到他們比賽時的樣子,某些時刻竟令我心生恐懼,因為我真的感覺每個人都把「我要贏」寫在臉上。



人生其實不也是如此,屢遇挫折還能堅持到最後,再突圍而出者,才是真正的贏家。看過一些少年得志大不幸的人,也看過一些庸庸碌碌過一生的人,後來就知道,真正讓我尊敬的並不是一個人多有成就,而是他用什麼方式獲得他的成就。



嗯,好像每次講棒球總是會講到人生。但是真的啊,棒球即人生,這就是它迷人的地方。大抵這一次看WBC最大的感觸是這些。其實也想到很多關於台灣棒球發展的事,好想知道那些曾經叱吒一時的球員,如今都到哪裡去了。可是想著想著,發現可能留下的只有傷感吧。



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再看到揚威國際的中華隊,才能喚起我們對棒球的那些美好記憶。我們不能放棄,可或許現在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