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點累,偷懶放篇沒發表過的舊文上來。
2004年去北京前,在台北訪問陶喆。當時以為要去北京做一個音樂雜誌,想用陶喆來當首期的音樂人物。
後來雜誌沒做成,這篇文章就一直壓著。
那時候陶喆還沒發「太平盛世」這張唱片。
他非常健談,氣質很好,有點孩子氣,眼光裡面閃爍著一種對信仰(包括宗教與音樂)執著的氣息。
滿愉快的一次談話。
(2004/9/9 陶喆)
【專訪:陶喆】-- 要做讓人起雞皮疙瘩的音樂
2004/9/9 PM3:00-5:00 台北東區La Vie咖啡廳
在非宣傳期訪問到陶喆,是個美麗的意外。當時他還在洛杉磯閉關孵新專輯,中間回台灣參加一個頒獎典禮,我抓緊時間、邀之以「暢談深層的音樂態度」這樣的訪問題目,和他約在東區巷子裡一家咖啡廳。那天台北下著大雨,雨聲嘩啦啦地像那首〈找自己〉滂沱淋漓的間奏;神采奕奕的陶喆和一位宣傳人員撐著傘冒雨前來,當他推開咖啡館的門,就帶進一份寧靜的氣息。
訪問的氣氛十分融洽。才開始聊沒幾句,我先前徹夜準備的二十多個問題就全被打亂了章法,因為陶喆太健談,即使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他能給的答案就遠超過我的預期。這位才華洋溢的音樂創作人,思路清晰靈活,說起話來幽默風趣,而且還是個冷面笑匠。他描述事情時很喜歡打比方,想像力很好;偶爾說到忘情處,他會比手劃腳照演一番,有如熱情滿溢的孩子,迫不及待與人分享他的喜怒哀樂。
「歸零」哲學
陶喆做音樂的「慢工」是出了名的。第一張唱片在台灣為R&B音樂敲響了平地一聲雷,歌迷開始引頸期盼他的下一步,然而等他的第二張就等了兩年之久,到第三張又等三年,三張專輯他做了五年多,完全不符合現今華語流行音樂暢銷歌手出片的節奏,問他難道都沒有壓力嗎?陶喆誠實地說當然有,但他對於創作歌手面對市場的態度,自有一套「歸零」的哲學。
一般創作歌手在做完一張唱片之後(一般可能花一年時間),有一個「發表」的過程,就是「宣傳期」,此時會有各種活動,如上電視電台通告、簽唱會、訪問,甚至可能還要拍廣告等等,大概需要三個月。這三個月裡,每天都會經歷很多奇怪的事情,陶喆認為這是一個input(注入)的過程,藝人本身也在學習,會有很多情緒感受、怒氣、壓抑,人是滿的,但是在當時很難做吸收,所以之後他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整理,也就是「歸零」。
「宣傳期當下,其實我沒時間思考,但又要反應很快,所以整個人的心緒比較亂。就像辦演唱會,當我一個人站在舞台上,下面有四萬人,在那個moment(片刻),你說我有什麼感動嗎?能體會到什麼人生道理嗎?沒有。我只覺得我要去為這些人do something(做點事)。這就像談戀愛一樣,往往要在很多年之後才知道,裡面有許多值得珍惜的感受、回憶。」陶喆說他總要在結束之後,定下心來想一想,才知道自己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然後我把這些東西放在我的life裡面,再從我的life中去做一張專輯。」
那要如何做到「歸零」呢?陶喆說,「我會需要一些時間跟自己相處,什麼都不做。在腦子空白的時候,可能會帶來很多恐懼害怕,但這樣也才能夠去整理、釋放宣傳期時儲存下來的一些感覺。」現代人太忙碌了,反而不能夠珍惜「什麼都不做」的狀態,其實那是讓人重新整理自己的好方法。
Vision + Talent + Technic = Creative
提到做音樂的先天和後天條件,陶喆自有一套看法。他認為完成一個創造性(creative)的作品,應該要具備三個元素:vision(遠見)、talents(天分)、technics(技術)。vision提供方向,讓人知道要怎麼走,走去哪裡;talents是自己原來擁有的東西,上天賦予的;technics則是整個技術面,不只是音樂技術,也包括行政、架構等等。
以vision為例,陶喆在做每張專輯時,必須知道他要「講什麼」。如果不曉得專輯的中心概念,只寫了很多好聽的歌,那就像有許多好看的扣子,卻不知道往哪擺,因為沒有一件衣服可以去縫扣子,衣服就等於是專輯的中心概念。而在分析自己的創作時,陶喆說:「我就是vision少了一些。因為我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人,我個性中最好跟最糟的,都是危機意識太重,做事情我會非常小心,也因此而成為自己最大的絆腳石。」近年來這個問題有點改善,陶喆慢慢知道如何去跟人合作,放手讓別人去做,達成最好的成果。
對於自己的talents,有時候陶喆也會很懷疑:他為到底什麼要做音樂呢?vision和technics都可以自己得到,唯獨talents是不能自己控制的,那是一種無法解釋的力量。直到最近,陶喆對自己做音樂的輪廓才越來越清楚,他慢慢覺得既然天分就是上帝給的,有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堅持去發揮它。「黑色柳丁」那張專輯有首〈Dear God〉,是陶喆在某次靈光乍現時,一氣呵成就寫完的歌,他認為那是上帝給他的禮物。而在目前進行中的專輯裡,也發生了類似的情形,而且更猛。
「之前回美國掙扎了兩個月做音樂,都沒什麼進展,直到我要回台北的前一星期,一天晚上從八點到十一點,三個鐘頭內寫了六首歌。奇怪的是我其實沒有去『寫』,它就是自己跑了出來,當時不管彈了什麼和聲都覺得是對的。這些東西我都不太了解,我一直在想那是什麼東西呢?在我一生沒發生過這種事。這就好像一個大亨突然給他的公子許多錢,公子不知道錢從哪裡來,但他可以去買東西。」陶喆一臉誠懇地說,對他而言那就是gift,是上帝送的禮物。
創作從「心」開始
當討論到什麼是「好音樂」時,陶喆相信好的藝術作品,往往都很簡單。創作就是把要講的話,透過媒介(畫、影像、音樂、文字等)說出來,創作的第一個重點是要有「心」,而不是技術,所以誰都可以當創作人,只要他有勇氣去把內心話說出來。
關於所謂好音樂,陶喆說:「我覺得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叫做『雞、皮、疙、瘩』。你只要聽到屌的音樂,雞皮疙瘩自然就會冒出來嘛!這跟你的肉體、腦子都無關,因為你根本無法控制。像我看《鐵達尼號》,雞皮疙瘩也有起來,因為有感動在裡面。我聽到Jimi Hendrix,當下就被說服、感動了。而且那個片刻通常是很短的,可能只有三十秒,但人的一生可能就是在追求那三十秒鐘的完美,音樂更是如此。」
所以真正的好音樂,也不用經過分析的,它是讓你一聽到,就會有感覺。就像聽陶喆唱歌,不該是只注意他聲音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他的誠懇和聽眾能不能產生共鳴。「我的歌迷會說,我的歌給他們力量。我就會覺得,原來音樂可以被轉換成力量。那我當然要繼續做音樂。」
比起歐美音樂,華語音樂比較沒有「感覺」,陶喆認為,那是因為一個音樂產品中間總是經過太多人的碰觸,而這些人都只是在做一個「工」,整個音樂生產被工廠化了。寫曲的寫曲,而寫詞的就只是在填字,這樣的音樂也許可以賣得好,但不一定會感動人。陶喆說他前一陣子自己有個理論:「有些爛專輯可以賣得很好,但很少聽說好的專輯賣得爛的。」爛專輯賣得好不稀奇,因為它賣的不是音樂,而是行銷的手法;好專輯卻一定會有人買。
「所以最後,我們就還是要回到,『做好專輯』這件事上面。」陶喆這樣下了結論。
和樂器的情感
樂器之於音樂人的關係,就像筆之於作家、槍之於士兵,如同第二生命。陶喆專輯裡需要的樂器他都儘量自己彈,他自承其實沒有一個樂器是他精通的,但他彈樂器的技術是「爛到有感覺」:技術雖然不是很好,可是一彈出來感覺就會對。他說:「常常我想到的一些靈感,都是一般樂師想不到的,因為他們太好了、太精準了。彈音樂的語言就像是有些人拿三個碩士學位,很博學,說出來的話很有學問,但他可能比不上一個黑道老大說話時的一針見血。」做音樂是這樣,就算用爛吉他、拍子也不準,但只要那東西是真實的,一樣可以感動人。
問陶喆平常練樂器嗎?他說練樂器就有點像是健身一樣,一陣一陣的,有時候想到就猛來,有時候沒心情就停下來了。但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卻常帶給他很多快樂,因為當他拿起吉他的時候,就好像又回到最初最音樂時的感覺。
「我最喜歡在兩個地方彈琴,一個是在廁所蹲著,前一分鐘上廁所,後面就在享受彈吉他,彈到我媽都會在外面叫『得痔瘡囉』!另一個是我最喜歡睡覺之前躺在床上彈吉他,整個人都是平的,那個姿勢很舒服。」現在練琴,陶喆又可以回到最初的心情,也不是在寫歌,也沒有一定要把琴練得很好,就是真的在彈一些東西。「那是很棒的一個歸零的方式。你,面對你的樂器,你跟你自己在對話。」
一個不同以往的全新陶喆
年底陶喆的新專輯發行在即,他曾提到,之前的三張專輯是他個人的一個「三部曲」,第四張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問他為什麼這樣區分,他說,覺得七、八年應該已經可以算是一個週期,經過這些年這些事,現在的他,對於愛情、家庭、人生的看法都轉變了,跟以前不再一樣,他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從這張新專輯開始,我有很多看法會不同。我覺得不一定要突破,為了突破而突破是不對的,那是自然而然有改變,就改變了。」問他對音樂最大的理想是音樂革命嗎?陶喆說講革命太有攻擊性,現在他只想做一些有貢獻的音樂,能不能造成革命不知道,但盡力就是。
訪問在預定時間準點結束。陶喆站起身來,帶著親切的微笑與我握手告別。我說期待他的新專輯,他以一種神秘的表情說:「十一月吧。」外頭的雨下得更大了,看著他離去的身影,我已經開始揣想下一次不知道他將帶回一個什麼樣的音樂。華語流行樂壇還是有值得期待的作品,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陶喆簽名:Love & Peace)
2004/10/5 Beijing
我超期待他的新專輯,我也是超級喆迷! 他的音樂都聽不膩,讓人很輕鬆。有空去我的Blog看看吧!
回覆刪除妳可以在創作歌手非宣傳期專訪他?真有妳的.
回覆刪除記得李大師說華語流行音樂的新勢力在新馬一帶的音樂創作人
我今天用筆算了一算, 明明是台灣多. 不過我祇列出女性創作者.
不管唱片賣不賣? 怎麼算還是台灣多幾個....蔡健雅所謂的Girl's Power
陳珊妮/陳綺貞/楊乃文/范曉萱/張懸(最近很紅)
不紅的有何欣穗/黃小楨/陳冠倩/黃韻玲......
[新馬勢力]稱得上創作歌手的就是新科金曲歌后蔡健雅,天后孫燕姿,
戴佩妮,就算把梁靜茹和李心潔都算進去......也不到十個人啊!
香港的電影和台灣的流行音樂都將為崛起中的中國提供一面明鏡
就像安導說得,[過去中國沒有商業電影,現在要一步步的摸索學習.]
中國雖擁有數大便是美的市場規模, 可像馮小剛說的將來若他和安導
能裡應外合, 不出5-10年中國就能趕上美國好萊塢成為世界上最大的
電影消費市場. 我的疑問是: 那前提可能需要先把中國內地97%的盜版
降低再說吧!
我是陶喆的歌迷ㄝ
回覆刪除哈哈,看到這張報導
感動ㄝ
....
不過話說回來
真希望這次陶老大的
就是愛妳驚奇之旅[台北演唱會]
在台灣可以趕快出...雖然我有去買他香港演唱會DVD
我记得力宏也总是用love&peace做签名呢,单纯巧合灭?
回覆刪除想引用這篇文,不知可否?謝謝。
回覆刪除To amelierain:
回覆刪除沒有問題啊。註名出處即可!^^
不錯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