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3/27 蘇州拙政園的花)
為了想知道這開滿整個蘇州城的花兒,到底是桃花還是梅花,跟同事討論了半天,也沒有結果。(當然沒結果,因為根本不知道!)
我們兩個城市來的「花癡」,不識花還愛逛園林,早上趁著出發上工前的兩小時空檔,放棄午餐,打車到「拙政園」晃晃。其實類似的江南園林我看過很多,所以也沒什麼特別感覺,總之是小橋流水涼亭花草石木,以各種排列組合設置,拼湊成七彎八拐的花園。有錢人家的後花園。當然那些排列組合都是有學問的,不過碰上我這沒sense的觀光客,那是啥都看不出來...
「如果妳有很多很多錢,會把妳家的後花園蓋成這樣嗎?」我問同事。
「當然不會。我會蓋城堡,我喜歡集中管理!」她煞有介事地回答,跟真的一樣...
以前的人好可憐,即使很有錢,出去也都沒什麼娛樂,只好蓋個大花園,躲在家裡自己玩。
拙政園據說是明朝一位辭官歸隱監察御史蓋的,其名取自「拙者亦為政」一句。因為是歸隱的人,當然也不好在外面拋頭露面,所以就蓋個園林,寄情一方自己的小山水吧。
所以說,一輩子宦海浮沈,老來換得園林一處,也不知道這位名為王獻臣的御史,是否真的滿意這樣的一生。
昨天逛了山塘老街看到碎亂的石碑,今天逛拙政園,我覺得中國很多地方的古蹟保存都不太周全。整個拙政園充滿了假假的盆栽花,種著雜亂無章的各色粉紅花朵(這次我那花癡同事斬釘截鐵地說是牡丹花),散佈在庭園的雜草間,徹底破壞了整個園林的清幽氣息。再配上樹枝間零星吊掛的幾個破舊小鳥籠,養了幾隻垂頭喪氣的小鳥兒,企圖供人「賞鳥」,卻更加有力地將這個「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歷史之地,點綴得不倫不類。
所以那些思古之幽情,得靠自己的慧根去揣摩了...
因為前一天是從濟南一路下蘇州,所以很明顯感覺到南北地的差異。白牆黑瓦,吳噥軟語,不再乾裂的嘴唇,不再誇張的溫差。干將、莫邪路,三國孫權為紀念老母所蓋的「北寺塔」(蘇州話念做「不是塔」),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千古鐘聲...蘇州,真個是令人易發思古之幽情的「吳地」。
雖然我依然不知道滿街開得點點粉紅的小花兒是桃花還是梅花,但這兩天我是深深沐浴在一個溫軟的古鎮裡了。
夜裡結束蘇州大學的演出,有點亢奮地拍掉整張1G記憶卡。之後三小時巴士一路到南京。風很大,如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