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推薦文】我們的感受決定世界的模樣(青山七惠《離別的聲音》)



第一次幫一本翻譯書寫「推薦文」,還印在書裡,很開心的經驗。
感謝時報文學線主編,老友Patrick。
這本書我真的喜歡,推薦大家看!:)















青山七惠 [離別的聲音] (時報文化.2011/7/22 出版)

我們的感受決定世界的模樣



有時候我回望生命一路走來,瀝掉時間裡沉澱的酸甜苦辣渣子,略過那些刻骨銘心的情節,腦中常閃出一些擠在回憶的邊邊角角、不知何故居然沒忘掉的浮光掠影。 



那些畫面裡的人們跟我保持著距離,有時甚至只漂浮在意識流,不曾真正與我的生活發生關係,卻像某種靈魂之聲,靜默中悄悄提示了人生的同質與異質、治療了我某個當下的過不去。



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活在同一個空間裡,卻活著彼此迥異的人生階段。可每個人都曾經或將要體會一些共同的什麼。當我們驀然四目交接,那是緣份,彼此的目光會撞成一面鏡子,照出我自己內心的渴望或恐懼。



是要到許多年以後,當我終於開始懂得對世界的殘酷有所體諒,才明白:有些人闖進生活,只是為了給我們上一課,激起船過水面的漣漪,然後轉身離開,留下餘波蕩漾,像照片定格,也許塵封卻不曾忘記。



閱讀這本 [離別的聲音] 是一次藉由對外在世界的關照,對應檢視自己內心紋理的細緻體驗。每一篇短篇裡的人物情節、內心獨白都令我驚訝:不到三十歲的青山七惠,怎麼可以這麼冷靜、這麼纖細、這麼沉靜得犀利。她逼得我不得不面對自己,曾經在不為人知的內心深處,那樣對待世界。



我們的感受決定世界的模樣。那些生命中擦身而過的人啊,因為我們看待的角度而產生意義。這本書的幾個故事,或許也正定義了某個階段的你我他。



 



黃婷 



20110712@taipei



3 則留言:

  1. 好喜歡時報出版的書噢!



    每次到了書店或者經過地下街的書攤,

    總是會特別去尋找那一片藍藍的書背,

    整齊的一片站在那邊感覺很有規矩(笑)



    這本書的封面也好吸引人~

    還是得承認除了"強力推薦者"寫的序之外,

    封面的吸引力還是好重要的!ㄎㄎ。

    我要買來看 :D

    回覆刪除
  2. 哇!馬上回覆耶~好驚喜!

    恩恩!我明天就去買,呀呼!:D

    回覆刪除
  3. 報告我看完了!

    現在要來跟你分享心得,哈哈好緊張。



    從高中開始我就比較喜歡看日本文學,

    可能比起歐美作者比較直接不修飾的語氣,

    我比較喜歡日本作者的用字跟畫面的想像吧,

    還有偶而提及到的日本文化,

    日本作者總是會有很細微的觀察,

    淡淡的但是卻很深刻,

    他們描述的景象,心裡的對白,角色的扮演,

    總是很生活化又非常完整,

    好像很少看到日本作者是在寫一個精神病患者的故事,

    歐美的作者就還滿常拿這當題材的(笑)。

    所以歐美的文學對我來說比較像汽水,

    來的很激烈,但是過後就記得當下的二氧化碳迸裂的感覺,

    而日本文學就像柴魚高湯,淡淡淺淺的,卻讓人一再回味。





    青山七惠也不例外,

    從很貼近生活的地方著手。



    鞋匠,食堂阿桑,送貨員,

    還有每一篇都一定會有的公司同事。

    我喜歡他會把不認識的人(或者長久沒有聯絡的對象)

    在故事裡會產生交流互動,

    然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就是覺得作者心思好細膩,

    誰會花心思在鞋匠身上(也有可能是因為台灣的鞋匠年紀都很大哈哈)

    那個食堂阿桑的綺麗想像,

    過度的牽涉別人的生活,搞的自己生活好像也不再單純。

    還有誰會那麼在意誤寄的電子信件?

    大部分的人都只會花個兩秒鐘看然後就皺著眉頭把信刪除了吧。



    在台灣好像不太會有這些浪漫的想像,

    真的就像你講的一樣,

    我們的感受真的會決定世界的模樣耶。

    身處異國可能就會比較容易用少女的情懷去看待很多事情吧哈哈。

    最後每個故事都會離別(廢話書名就叫離別的聲音啊),

    而且都帶著哀傷感,

    好像每個故事最後都被撕破了一角那樣留點遺憾。



    真的很好看啊!(對不起我竟然寫出這麼弱的結論哈哈)



    可是我總是沒辦法對每個故事提出總結,

    我沒辦法很明確的說出每一個故事要告訴我的道理,

    這是我看日本文學以來的困惑,

    就好比看村上春樹,小川洋子,吉本芭娜娜,還有這次的青山七惠,

    每次看完書就是會有一個「感受」,

    但是我無法明確的說出他們到底告訴了我哪些「道理」,

    這是因為我沒有深入的探討故事的細節嗎?

    可是我又不想因為這樣就去剖析每個人物所代表的意義或者哪個東西象徵

    什麼,

    我覺得這樣就失去了閱讀日本文學的悠閒還有浪漫感,

    可是我確實是可以接收到他們所要表達的「意境」(可以這樣說嗎呵呵)。



    哈哈,後面好像變成另外一種分享了跟離別的聲音無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