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17日 星期三

強權奪不走的心靈自由--《王丹獄中回憶錄》

「自由是分為內在和外在兩種的。外在自由是相對的,而內在自由是絕對的。當人身自由和基本人權被剝奪了的時候,一個人對自由的全部熱愛就會加倍地傾注到對內心世界的自由的追求上…即使是在逆境中,在一個最骯髒噪雜的地方,一個內心自由的人也可以體會到生活的美。」──《王丹獄中回憶錄》,p.21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變」發生時我十二歲,還在念小學六年級,某天在電視上看見天安門前煙塵四佈、喧囂滿天,一輛輛坦克車從廣場上駛過,像極了戰爭電影裡的畫面,不同的只是有成群的年輕學生站在廣場中央,擋在坦克車陣前,眼光裡混雜了恐懼和憤怒。接下來,全世界自由民主國家一陣忙亂,爭相指摘中共的暴行;而為了聲援學運,台灣歌壇大合唱了一首歌,歌名取得好,叫做〈歷史的傷口〉。



那年還在北京大學唸歷史系的王丹二十一歲,正是學生時代的黃金時期。學運被軍方鎮壓之後,他沒像其他的領袖同伴一樣偷渡出國,只在國內逃亡了一個月,就在七月二日被抓進監獄,開始了漫長的囹圄生涯。這段期間,他以樂觀積極的態度生活於囚禁他的斗室,大量而有系統地閱讀書報典籍、勤加鍛鍊身體,並且以堅定不移的立場與官方做軟性相抗,直至出獄。



四年後王丹獲得假釋,回家將獄中點滴寫成這本《王丹獄中回憶錄》,書中沒有不滿的怨懟、沒有悲觀的自憐自艾,反而充滿一個中國知識份子對自我的期許、和對國家前途的恨鐵不成鋼。



我在一段困頓的日子拿起這本書,從頭至尾認真讀了下去。原以為會看到許多痛罵中共當局、針砭時事、檢討六四事件的文章,沒想到更多的卻是一個青年孩子在最苦難的環境下,如何嚴格地自我要求,以對抗外在阻擋他的力量。相較之下,我所遭遇的人生困境,實在是貽笑大方、不值一提。王丹的可貴之處,在於他以二十出頭的年少之齡,就能清楚分析自己的處境,並以超強的毅力磨練身心,靜待時機。試想一個正處於好動年紀的青年,整天被關在一間小小陰暗的斗室,前途茫茫、不見希望,他要如何說服自己堅強地活下去?



為了不讓自己垮下來,王丹督促自己儘量多吃一點(雖然伙食極差);為了讓身體保持健康,他在監號的狹小空間裡跑步、做體操,無一日間斷;而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癱瘓」,他更要求自己隨時對人微笑、偶爾唱首〈國際歌〉振奮精神,三不五時還得自言自語練習講話,免得因為太久不與人言,就忘記怎麼說話了。這些砥礪自己的行為看似可愛可敬,背後卻藏著多少讓人感到悲哀的意義;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懂得自己上進的愛國學生,竟然年紀輕輕就成為身陷囹圄的政治犯,真可謂民主世代極大的反諷。



這本書並非日記體,而比較像是一個小傳記,分為十三個章節,內容重點包括王丹入獄的過程、獄中患難之友介紹、王丹自己對「自由」、「民主」的思考、以及獄中生活的描述。其中也提到他接受審判的情形,舉世關注;中共的處理雖小心翼翼,卻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文後並附上他在受審時為自己寫的辯護詞,除了始終堅持六四學運是愛國運動,並非謀反外,他沒有忘記初衷,仍是提出了改革國家的建言。



我在閱讀本書過程中受益最大的,除了作者堅毅不撓的意志之外,另外還有他堅持「有系統地閱讀」這個概念。獄中歲月漫漫,主修歷史的王丹靠著與官方不斷地爭取,漸漸獲得可以讀到很多書報的機會。他為自己訂下一個龐大的讀書計畫,主要讀四種書:一、台灣出版、梁實秋主編的《名人偉人傳記全集》共120本。二、中國的二十四史。三、世界名著。四、《世界通史》共10本。



王丹認為自己出獄後將會十分繁忙,反而無法專心閱讀,遂利用獄中時間埋首書堆。細看他的書單,其實不外乎文史兩類,這當然跟他的主修有關;但仔細想想,這些都是培養一個人基本知識很重要的典籍,若能系統性讀完,其實勝過讀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傳記類可砥礪心志;二十四史集中國歷史之大成,是鍛鍊基本功;世界名著可陶冶性情;世界通史當然是要能系統性了解世界的最快管道。



有一次我告訴朋友說,讀完《王丹獄中回憶錄》之後,很羨慕王丹和這一代的中國人。他問,為什麼?是因為他們有機會生活在大時代嗎?我說不是,而是他們多少還保留了中國知識份子的氣節,仍篤信「讀書」是一個人成功立業之本。看王丹的那些獄中伙伴,六四學運時活躍的人物,都是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的中國讀書人,在一方斗室裡刻苦自勵,頗有中國古時候士大夫的情操。



如今時代變遷,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彷彿已經成為遠古神話。買一張樂透彩券可以使人一夕致富,在夜市賣盜版光碟也能獲取暴利;朝野裡政客滿坑滿谷言不及義,校園裡學生上網泡妞玩日愒歲。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人告訴我讀太多書沒有用,早早出社會去闖比較重要,於是我日益迷惘,畢業後進社會繞了一圈之後更加疑惑,卻還是將自己的人生信念由「書中自有黃金屋」改為「百無一用是書生」。



總算還好,王丹的執著喚起我的一些曾有的理想。因為,如果不是一個遍讀群書、心靈飽滿的人,在牢獄中不會有「身居咫尺地,心懷四海情」的胸襟。轉眼之間,距離1989年的學運,已經悠悠13年過去了。王丹早已出獄,當年天安門前的鮮血也已瀝乾,而歷史巨輪仍不停向前轉動。一本獄中回憶錄或許為事件下什麼樣的註腳,但它記錄了共產制度下一個青年學生難得的生命歷程,也記錄了一顆為理想堅毅無悔的偉大心靈。

4 則留言:

  1. I read the book some years ago, and was greatly touched. In

    reading the book I found out that wang dan is actually as old

    as I, but see what he has gone through and how much of

    willpower and insight about life, china, etc. he has. What he

    did after leaving the prison and going overseas also amazes

    me. He behaved differently from other "leaders" of the student

    movement also on exile. He worked very hard, able to achive

    his doctor degree in a famous us university within a short

    span of time.



    Wonder how he is now.

    回覆刪除
  2. 真的。

    在大部分的六四學運領袖裡,王丹的作法一直是比較令我欽佩的。

    他面對司法、砥礪心志、持續奮發向上,一生都秉持著知識份子的氣節在生活。

    每次看自己當年的這篇文章,都會想到在我那段情感困頓的日子裡,真的是王丹的這本書給了我

    最大的心靈支持。

    他也總可以讓我想起,有那樣一段日子,我曾經那麼完全的信仰書籍。

    也許現在我已經越來越崇尚經驗法則,但是卻從沒忽略閱讀的力量。



    王丹這幾年的行蹤不定,但似乎還是有持續在寫作。報紙、雜誌專欄等。

    不過他也只有一個人,我想大概,就成為一個客觀的發聲者,是目前最適合他的方式吧。

    回覆刪除
  3. 支持王丹,什么时候再又第二个王丹出现啊?

    回覆刪除
  4. 剛考上大學那年,第一次聞到沒有讀書壓力的空氣,在台北誠品買下這本我

    以為自己會看不下去的生硬書籍。沒想到,結果字字句句敲擊著我,簡直像

    是想把他的每一個字都吃下去似的。很高興看到這個blog,講到這本影響

    我很大的書。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