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2013.4.23@Tokyo morning
夢裡我有點訝異,有點感動,但居然沒有馬上把信看完。
只記得他頭兩句說:既然妳寫信告訴我了那些,我也決定寫這封信給妳。
信裡,我們都在講另一個人的事,細微而親近。
我們一直都是這樣,靠著另一個人,交流著。
或許這種情感總是缺乏基礎,也就慢慢消散....
然後就醒了。
醒在完全漆黑的東京的旅館裡,感覺睡了好久好久,因為有個好漫長的夢。
想拉開窗簾迎接一個早晨的陽光。
腦中響起萬芳那首「睡醒」:天一亮,打開窗,鋪好床,見陽光,夢已收場....
總在這樣的時刻,想起這首歌。
躺在床上開手機,收到R長長的微信訊息。
關於奧修與專注。
又將開始宣傳期的她,最近寫特別多字。多了那許多回顧,我分享著她的回顧。
然後是Y的信,關於試唱了歌詞覺得滿意。
今天是他的生日。
窗簾開了,陽光猛烈得讓我好努力才睜開眼。
想如果有新房子,也要做這樣的設計,如此清楚地區隔每一天,能湧起強烈的生命律動。
看著澀谷早晨來往的人群,一個美好的日子。
打開電腦,回了封信給A:
「這次來東京,除了工作以外沒別的心情,也許是為了認真準備生日那週的熱浪島之行....」
生活真沒有什麼不滿足的事,若有,也許就是難以強求的愛情吧。
可也只能認真面對眼前的一切,等待一個屬於我的緣份。
坦蕩空曠的胸懷,是最愉悅的狀態。
東京啊東京,有沒有些日子可以來長住呢?
升級人生 (東京的一個日子)
熱熱的焦糖布丁跟爽口的冰淇淋融在一起的滋味,難以言喻的柔嫩協調,再咬上一口新鮮草莓跟藍莓,恰到好處的甜味在口中噴散開,鋪滿了幸福感。讀一本馬來西亞作家的散文輯,關於回憶,關於青春,關於那些塵封已回不來的片段...曾經自己頗執迷這類文體,現在卻發現有點膩了。用漂亮的文字細細描繪過去的畫面與刷白的情緒,如果終究導不出與現在的關連,我想我是無能再陷入了。
原來,自己這幾年真的改變了那麼多。變得實際,變得世故,變得再難以單純去面對一些事。或許也沒有不好,終究是必須得融入這個社會,在了解它之後,進化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以往的寫作純粹為了抒發,現在則會想到各個環節:市場?意義?耐讀性?想多了就更難下手了。好像總得等一個衝動,能延續久一點的衝動。幸好還是沒丟下拿筆的習慣,即便真的還不夠努力。
很久沒好好看本書,都在亂世天下三國遊戲、Candy Crush裡打發空白的時間,有時充滿罪惡感。誘惑太多,玩心又重,沒有累積閱讀的日子,很快就會全盤皆輸。這戰場殘酷得很,多少人虎視眈眈,一不小心就萬劫不復,實在得步步為營。
三年前才曾幻想可以到東京出差,還以為不可能,想不到這兩年就為工作來了三四次,頻繁到膩了覺得一切的一切都夠了,甚至已經可以用整個下午只坐在澀谷的Cafe裡。有時感到自己心想事成得可怕。想到那天跟小芬姐聊天,說到人的一生其實是命定的,否則一出生怎麼就會有那麼多的不同跟不公平?否則算命怎會常常那麼準?我想我的前世做了許多好事吧。可這一世,也不能因為好命而怠惰努力,還得為下一世而積德。相信輪迴的人,幾輩子都難以鬆懈了。
極光回來之後,日子順暢而愉快。寫不完的歌,做不完的案子,穩定的心情和生活,比較有餘力去探索工作以外的事。買了車位,買了車,一切都是自己始料未及,很突然的人生跳到了另一個層級,很期待,卻也還很難習慣。在台北擁有一輛車,是什麼感覺呢?更自由?抑或更多負擔?無論如何,都得去面對,甚且,我需要讓自己能夠繼續奮力向前衝的動力。無論在精神或物質上的「領悟」、「升級」,應該都是這一年最大的課題。
過去幾年很在意、很痛苦的事,如今是輕鬆看待多了。其實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好了」,可不管怎樣,都是必須去體驗的階段。越跳越開,慢慢可以從比較遠的距離和角度,重新審視這一切,常常驚覺過去自己深陷其中時,真有太多愚蠢的想法和作為。那些自我中心的日子,感情真可以毀了一個人,在某些時候。可也不能因為這樣而放棄感情。那些是人之所以為人,我之所以為我的因素。我喜歡這樣的人生。
稿債如山的日子,硬是來寫這篇文,在澀谷東急Excel Hotel的夜裡。寫作是一種平靜自我的過程。進入這樣的狀態,其他什麼事都可以不管不顧,我只是純粹的我,那便是對我最重要的感覺。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Roger Ebert R.I.P. (1942-2013)
寧靜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午後,朋友傳來消息,「芝加哥太陽報」的影評人Roger Ebert在昨天(2013/4/4)因癌症過世了。覺得好難過,胸口悶悶的,好像突然間被迫要告別一個很重要的什麼。
我最敬佩Roger Ebert的,並非他是第一位拿普立茲獎的影評人,而是他是唯一全美家喻戶曉的影評人。當紐約時報、USA Today、Sight and
Sound這些大媒體,都以艱澀的文字風格、高深的理論名詞、犀利的政治立場在評論電影時,只有Ebert用平實的語氣、深刻的情感角度去寫電影。而在他的平實中,其實帶有精準的觀點,總是一刀就切入重點,解開我的疑惑,他給的星星數(獨創四顆星滿分),是許多人進戲院前選片的指標。
那年剛到美國的我英文不好,紐約時報都看不懂,只有Ebert的影評,可以靠查幾個單字就讀完全篇,而且很有收穫。他從不需刻意賣弄在電影歷史、電影類型、電影明星、劇本結構、文學、哲學等等上面的博學,卻從影評文字談笑間處處可見學問。那是我最喜愛的文字風格,也印證了我始終相信的:影評是給一般大眾看的,不是做學問用的,並且,影評完全是個人觀點,毋需裝作客觀,表達個人觀點時,絕對可以用充滿感情的散文來評論電影。
在IMDB網站上每部電影的”critics“那一項點進去,芝加哥太陽報的影評永遠排在第一位。因為那是最多人閱讀的,他也是公認偏見最少的影評人。
從2000年開始,長達十多年的時間,每看完一部電影,回家第一件事都是上網找Ebert的影評。他從1967年4月3日起,每年以超過兩百篇的頻率寫著店影,寫了46年。我常常在日記本裡抄下他的句子,將喜歡的文章印下來保存,甚至去買他的書。每次看他影評的時候心裡都好感謝,感謝他這樣不間斷地寫著,陪著我閱讀每一部電影。
看到報導說,去年是Ebert產量最大的一年,他寫了306篇影評,這還不包括其他部落格的文章。在去世的前一年,更加努力地不眠不休地看著電影、寫著電影,這是一位真正一生為電影奉獻的文字工作者。
想到往後,再也無法看到Ebert評論的電影,就覺得非常非常的悲傷。以前真的在某些時刻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再也看不到Ebert的影評了,我會很失落吧?沒想到這一天,那麼快就來了。
“I’ll see you at the movies.” 這是他留給讀者的最後一句話。知道以後看電影,我都會很想念他,也會用他一生的執著,勉勵自己,
最後想抄一段Ebert寫「少年Pi的奇幻漂流」影評的結尾,可以很直接傳達他的風格:口語親和,但堅定,觀點明確。(真好他寫了這部電影,最喜歡看他寫李安的電影,我的兩大偶像的交手!)
The island raises another question: Is it real? Is this whole story
real? I refuse to ask that question. "Life of Pi" is all real, second
by second and minute by minute, and what it finally amounts to is left for
every viewer to decide. I have decided it is one of the best films of the year.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0121120/REVIEWS/121129995)
[中譯] 這個島也勾起另外一個問題:它是真的嗎?這整個故事是真的嗎?我拒絕問這個問題。「少年Pi的奇幻漂流」整部電影,每分每秒都是真的。而它最終會達到怎樣的高度,就交給每一位觀眾去決定。我已經決定了它是今年最好的電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