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京都] 2013年的最後一天

昨夜跟朋友聊到半夜,睡到自然醒,於是改變去嵐山的預定行程,信步往清水寺而去。2013年的最後一天,想要絕對的自我。

出飯店已是近午。轉角就有阪急電鐵西院站,坐四站到河原町,穿越"四條大橋",駐足觀賞了波光粼粼的鴨川,上面漂游著好一大群白鴿。午餐在祇園吃了松葉的蕎麥麵,熱乎乎地。太喜歡這冬日京都的陽光,乾淨的空氣顯得明亮而靜謐。

兩年前第一次到京都,就住在祇園。再次走這條熟悉的路,沿街的小店一一吸引著我,經過那時住的飯店,招牌換了,竟已易主。短短兩年,改變了好多,除了心境,連一家飯店都可以消失。

踏上二年坂、三年坂往清水寺,人有點多,沒有心情參拜,直接往深處走去。午後三點多,溫煦的陽光,2013年接近尾聲。到這兒來其實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思念,就來了。兩年前來時的心情實在太差,什麼都深刻不了。這一次,能比較理性思考自己的處境,也知道有些衝動是一去不回了。

因為想避開人群,也不想走回頭路,於是又繼續往裡探看。在紅紅的子安塔拍了張清水寺全景之後,發現旁邊開了個門,有一條小路延伸出去,杳無人跡。我好奇走進門去,發現有個登山步道口。

研究了一下地圖,原來,京都跟台北一樣是個盆地,有一條叫做「京都一周トレイル」(Kyoto Hiking Trails) 的健行路線,可以環整個京都,經過好多寺廟,全長大約70公里。

健行步道!這是東山的入口。上面寫著,到知恩院大約要60分鐘。好不容易離開清水寺的人群,眼前的步道雖然有些顛簸,但看來會是一條清靜的路。我躍躍欲試。只是,完全沒有要健行的心理準備,更沒有生理準備,真的要衝嗎?

即將進入未知的山林,我開始估量自己的裝備:保暖衣物足夠,出門前加穿了保暖內衣是明智的決定。另外,也帶了條圍巾在背包。身上有一小瓶大約300CC的水,幸好冬天失水不多,應該也夠撐。午餐吃得很飽,加了支抹茶冰淇淋,而且還有剛剛在三年坂上買的一些零食,如果迷路應該還能維持一段時間。TOUGH的牛仔褲有些硬,不過還算舒適。愛迪達休閒鞋可以應付山路。

那麼,走吧!此時是下午三點四十左右,太陽落山大約在五點,應該足夠走到知恩院。

我開始一步一步,向山上走去。夕陽的深橘色餘暉透過樹林鑽進來,遠方寺廟靜立在迷離之中,喧囂已遠,隻身一人孤獨地走向未知,好像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隱喻。

旅行進入第三天,走了許多路,兩個小腿肚其實非常脹痛,每走一步都有隱約的痛感從小腿蔓延開,但因為覺得才第三天就這樣痛實在很遜,硬是忍住。奇怪這不該是我的水準的。

沒走多久,就到了「清水山」頂,是這段路最高點吧!標示242.5m的高度,實在沒什麼挑戰性,但還是自拍了一張照片,以一個旅人貌。

接著再往前走了一段下坡路,朝將軍塚的方向,到達「東山山頂公園」,柳暗花明,鑽出山路,出現了一個柏油路停車場,旁邊就是公路了。

兩個騎單車上來的男孩,在展望台前看風景。我也湊過去看,哇,整個京都都在腳下!沒想到誤打誤撞,來到這個京都看夜景的好地方,心曠神怡。

此時,天快黑了,中間混太久,已經快五點。接下來會很快暗下來,我要往哪走呢?走公路的話,要走很長一段,而且走在公路上,也蠻危險;走山路的話,20分鐘可以到知恩院,從那裡下山似乎比較方便。

於是我在太陽落山之後,還是選擇回到了滿是枯葉的山徑上,帶著一點點冒險和僥倖的心情。

天黑得很快,我加快腳步走,視線越來越稀薄,山路卻更加顛簸,不禁有點開始擔心起來...猛然想起,台北隨身的鑰匙串上掛著一個小小的LED燈,好像可以派上用場。

從背包裡找出小燈,只有我的小指頭那樣長的一個小LED燈,照著腳下的路,安心多了。沒想到一個在城市裡天天攜帶卻從沒用過的東西,卻在此刻發揮很大的效用。

就這樣繼續一個人趕路,在天幾乎全黑的時刻,到達了知恩院的後山門,上面的告示牌寫著:16:00關閉。

所以會被關在山上嗎?我心中一凜,發現在幾真的被關在一個柵欄外。再往前一看,非常驚訝地透過柵欄看到了一個景物:除夜鐘!啊~我居然在跨年夜,鼎鼎有名的知恩院除夜鐘還沒開始敲之前,就目睹了它的模樣!

完全沒有人守候的除夜鐘,靜悄悄地在微光下等待著。此時是傍晚五點半,而它要到今晚十點半才會開始運作。從八點半開始,就會有廣大的人潮排隊進來,就為了看僧人敲除夜鐘。

2011的跨年夜,我在晚間抵達關西機場,乘坐新幹線直奔京都祇園,再步行至知恩院,寒風中排了兩小時隊,上來這個地方,只為了聽除夜鐘的敲響。

兩年後的此刻,在同樣的地點,自己卻置身其後山,目睹這個奇異的景象。人生之妙,妙不可言。

然而,拍完照之後,我開始慌了。柵欄被鎖住,沒有出路。往回是山路,往前是閉門的寺廟。天已經全黑,不可能回山上,杵在原地等到夜半敲鐘也不是好主意,唯一的方法只有:翻過那道門,才能下山。

於是,彷彿回到學生時代做壞事的那種心情,我找到柵欄旁鐵絲網較低的空隙,爬進了知恩院。天啊,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有褻瀆神明之嫌。到京都明明是來祈福、尋找內心平靜的,卻被迫爬了寺廟的門...

接著,爬完一道,繞過了鐘往下走,還有另一道門。幸好這道門旁邊有個洞,可以用鑽的,我先把背包卸下丟出去,然後自己也在鐵絲網中鑽了出去...靜夜天黑,杳無人蹤。也不知道究竟到了何地,總之就趕忙往山下走去,很快到達了圓山公園,回到市區。

就這樣,莽莽撞撞結束了一次突來的山區健行,也結束了我的2013年最後一個白晝。

已經看到了除夜鐘,就也不必再從山下排隊上山看一次了吧。雖然是沒人敲的鐘,但那從山上下來看到的第一眼,暮色中的亮光與靜默,已經留下難忘的記憶。總是要有些勇敢的脫軌,人生才會有更多故事可以說呀。

不到七點就回到飯店,在飯店樓下的松屋點了牛丼飯,草草打發晚餐。但心情是平靜愉悅的。

電視上轉播著很蠢的金氏世界紀錄,有些人這樣進行著他們的人生。而我的呢?我要創造屬於自己一輩子的記錄啊。

夜半,將近12時,在旅館裡寫著這篇日記,也能聽到遠方傳來一聲一聲的鐘聲。即使人沒有在寺廟,也平靜地跨了年,很幸福。




2013.12.31 PM 11:53 京都@Rhino Hotel Kyoto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台北第一個開車的冬天

台北冬雨不斷,綿綿密密地下了兩個星期。

是第一個在台北開始有汽車的冬天,終於再也不用冒著絕望的濕寒、狼狽地用兩輪滑行在車陣中。取而代之的,是躲在車窗後,透過片片滑落而被雨刷推開的雨水,搭配廣播裡的碎念,遠遠觀看這城市的擁擠,靜思自己的小宇宙。

開車的生活,有時突然覺得自己好像長大了一大截。載朋友回家,到他家樓下,在車裡聊到半夜,像電影情節。開著車載仲介到處去看房子,就彷彿很有錢可以買很好的房子。開車去開會,去工作,去很多大人的場合,好像我也是其中一份子,很像回事。

雖然其實我想要的,只是能去到一些夠遠的地方,勉強抓住自由。一種隨時可以逃離這個城市的錯覺。一種在冰冷雨天還得工作到半夜時,收工後能感受到的小小幸福。

最近突然好想遠離所有需要花力氣的對象,想自己一個人做所有的事情,想去沒人認識我的地方,想戒掉社群網站。
想寫作、看書、思考、運動。
想過一種類似修行的生活。

有的時候就是想要這樣自閉。年輕時自以為是上進、要閉關成為更厲害的人,現在知道了,骨子裡只不過是不想對人群花力氣。想自我地活著。

自己就是這樣平凡,汲汲營營之後也不過就是更平凡。
逐漸地認命,逐漸地同化,逐漸地不再去爭取什麼。
世界想要怎樣,便隨世界去吧!不花力氣再試圖去改變,能掌握的只有好好搞定自己。

太多能力需要磨練,太多思考需要進化,而這些,只有獨善其身能做到。
最近的體悟大約就是這樣地自我。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13冬至

今天是冬至。陰天的星期天。
忙了一整個星期,終於有一天可以歇下來,整日沒出門。
朋友說,冬至後的一星期,將是未來新的一年的縮影。
那麼,會是反芻人生與大掃除嗎?

日記寫了一下午,把這週跟一些人的談話都記下來,都好重要。
這週莫名的冒出好幾個人,主動跟我說一些關於人生選擇的事:馬欣、Mei姐、Vickey姐、巫師。
整個聊了一輪,心中的想法慢慢成形:
有個夢千真萬確地出現了,它在發芽,探出了頭。
可是,還沒有形狀,過於稚嫩,還需要澆灌,需要施肥,需要一點時間適應這個紛擾的世界。
今後,我要開始守護這個夢,耐心地看它會往哪個方向長大。
不操之過急,不揠苗助長,只同它一起存在,靜靜地活著。

清楚自己並沒有想要掌握世界的雄心,只希望找到自我的價值,一個穩固的立足點。
不夠聰明,其實也還頗懶惰,所以也就別去想太大的事,一步一步,做好現在,總能走出我的路。

晚上整理CD和書。
把對自己而言沒意義的華語CD,都裝箱,準備拿去賣。在數位音樂的時代,對CD也真沒什麼留戀了,只希望屋裡越清爽越好。留下的,都是珍貴的記憶吧。
把不看的書,裝箱準備寄回高雄給媽媽,用來送選民。
斷捨離總是令人快樂的。清出兩箱,空間出來了,屋子也開始變得有些清爽。

這樣的大掃除,應該會持續到年底出發去京都之前吧。
每年都沒有時間做的事,今年總算能做了。
家裡整理完,也要去整理公司的座位,亂到好多東西都不見了。
丟丟丟!決心用清爽的自己,清爽的生活,好好迎接,有太多重新開始、硬仗連連的2014。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週日夜半收工

週日夜半收工,雨嘩啦啦地下,黑漆漆開著夜路回家,Love DJ播放林志炫的「離人」,那嗓音圓潤清澈,車順勢滑上建國高架,雨刷急促地左右擺動,沁涼的空氣讓疲累的腦子醒了醒。

本月連續錄音不知第幾天,新的音樂一點一滴地創造,磨合,然後完成。
總是反覆斟酌著歌詞的字句,總是錄了一遍又一遍,編曲的細節調來調去,混音版本做了無數個。
一首小曲(大哥的說法),好多人在每個環節精雕細琢著。
這些年來在錄音室看著這些畫面,時而參與其中,時而靜靜旁觀,總是覺得好動人,好感謝。

晚上大家圍著電視又看了些金馬獎的片段,明明看過也還是忍不住再看一次,跟不同的朋友看,有不同的觀點,討論,笑鬧,感動。
我們何其有幸,能夠以藝術為工作,以娛樂為工作。

疲憊是有的,無力是有的,懷疑也是有的,但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Love DJ播放金城武的「分手的夜裡」,再接昇哥的「把悲傷留給自己」,笑說:這一聽就知道是有些年代了,因為那時候歌的收尾還會fade out...

我也笑了。想,很多很多年以後,人們會用什麼記得我們這個年代的音樂呢?

不管是什麼,我希望,都是想起來,會微笑的。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這幾天都在物色京都的飯店

回去看自己2011跨年去京都的照片,氣色好差,每張照片都不快樂,拍出來的風景也乏善可陳,搭配冬日古都蕭瑟的情狀,真是淒慘......

想想當時,都在一個極度悲傷的情緒裡,什麼也感受不了,因此,居然可以把京都拍得那麼無聊,那麼悲戚。

2012年元旦寄給自己的明信片,最後一段寫:「孤獨已經差不多到達一種極致,一種自虐,一種為了確認自己的慌張。.....自苦,永遠是快樂前的過程。」

後來,又花了整整一整年,才撐過那一段。真的好苦,好漫長。
儘管,關於人生的困惑並不會停止,至少現在真的是快樂多了。
往前,跨進了一大步。

隨身背包上,一直還掛著那時去金閣寺買來的一休和尚智慧御守。
一轉眼就兩年過去了。

這次跨年又選了京都,其實有一些類似還願的心情吧。
終於清空胸口的鬱悶,滿懷期待地等著再裝更多東西進來。


有時我衷心感謝生命所帶來的豐富,儘管許多過程並不那麼輕鬆。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網誌] 九月,部落格搬遷中。

無名小站要結束了,這個九月要進行:部落格開始搬遷過來。

一代換一代,只能順著命運的流,隨波逐流。
可隨波逐流,不是壞事,只是一種選擇,
只要能保持內心自在,怎麼流都無妨。

年紀越大,越處變不驚。
「就算有什麼驚動,也不會惶恐。」

危機就是轉機,是這兩年越來越理解的境界。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香港] 古早味其實就是一種對當下每一刻都非常珍惜的滋味

早上醒來拉開窗簾,在觀塘的高樓層,陽光刺眼,觸目皆是中規中矩的樓房,鋼筋水泥的固執,又一天開始。

處理幾件簡單的公事,餓到受不了了時已錯過飯店早餐時間,拎一本伊阪幸太郎的小說(最近是「重力小丑」),漫步到旅館旁轉角的翠華,發現很多人也是一個人來吃。點一碗餐蛋公仔麵配鴛鴦,貪心地再加奶油豬仔包(替代暫時賣完的菠蘿油),選個看得到窗外、採光好的位置,無視身旁香港餐廳慣有的喧擾,埋頭進入那個令我深深沈迷的故事。

喜歡這樣的日子,一本書、一個人的早餐、一個異地城市。每當此刻,總懷念起在美國唸書時,那難以言喻的美好孤獨。一個人如行星般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不管轉到哪裡,在宇宙洪荒之中飄蕩,只要不偏離軌道,只要知道那當下的每一刻都是自覺強烈的、有著充實前行的感覺,周遭的一切變化遂都不再重要。

很久沒有這樣的豁達了。經過2011年的脫軌迷失、2012年的動盪找尋、到今年終於又慢慢穩定住生活核心,甩開一些不得不,就更加清楚自己要什麼,然後以一種淡然卻不淡漠、放下卻不放棄的心境,走自己的路。


心情穩定,生活形態卻是更大量的移動,為工作移動,為旅行移動。漸漸地,移動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血液的流動,越來越能自在享受在當下。而不管熟悉或不熟悉的地方,都有了比以往更細微的體悟。在36歲的本命年,很多時候覺得自己依然幼稚,可也有一些時候,感受到體內那些雖然明顯不夠、卻至少點滴成形的成熟與世故。現在已經知道了無所謂好或不好,那就是人生的階段,沒什麼好不捨或害怕的,我得繼續磨礪、探索、接受,然後沒有選擇地忠誠前行。

印象中每次來香港都在夏天。對這城市幾乎沒有寒冷的記憶,有的都是溼黏燥熱更勝台北的那種頑固。漫步在街頭碰撞著來往的人群,頂著令人幾乎要昏厥的烈日,吵鬧的每個角落,走訪幾家固定的潮店,吃著特色強烈的美好食物。「哪個地方的食物就得在哪個地方品嘗」。我老把無謂的金牛座固執,發揮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卻依然自我感覺良好地秉持著這樣的原則生活。
 
第一次來香港,是2000年嗎?或者更早?不記得了。但忘不了阿莊帶我上蘭桂坊喝酒、進茶餐廳吃鴛鴦和菠蘿油的情景,現在想來是相當簡單的體驗,卻那樣深刻而充滿感情。「古早味其實就是一種對當下每一刻都非常珍惜的滋味」,這兩天突然這樣覺得。在單純的年代裡,一張卡帶反覆聽上百遍,一本金庸小說細細讀很久、一個課本上的圖案悄悄印在腦海裡、一個烤番薯的活動就成為和兒時玩伴的永恆記憶。因為選擇不多,就能專注當下,然後將那感覺深深地埋入記憶。


來香港前兩天,還在跑步機上看成龍的「奇蹟」。百看不厭的一部電影,有點老套的乞丐王子情節,卻拍成港片的經典。是因為感情吧,我依然這樣相信。梅豔芳大剌剌得可愛,成龍的憨直,還有午馬那個外表冷漠、內心火熱的角色,都分外鮮明。中環、銅鑼灣、尖砂嘴、大嶼山...這些帶著濃濃說不上來的情懷的地名,香港對我來說,總是懷舊之地。無論是懷港片港星的舊,金庸小說的舊,或是懷自己年少輕狂的舊,這小小的島上,每個角落都蘊藏著某一部分的自己,每當我不經意路過,總會突然翻攪出一些什麼,而樂在其中。


現在倒是沒那麼惆悵了。或許此時此刻的自己,這當下的生活,也會成為未來懷舊的片段。那麼,除了把握現在,還有更好的選擇嗎?累積著回憶就像累積著身體裡脂肪,隨著年紀越來越多而越難以甩開。而無論如何,都得帶著這樣的身體活下去,在未知的旅途中。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公司的管理員伯伯

公司搬到這棟樓之後,每天進進出出,都會見到一樓那位管理員伯伯。

他個子有點矮小,花白著短髮,默默待在角落,老是一付什麼都漠不關心的樣子。
通常,視線跟他交接時,我會點點頭,他也會面無表情地跟我點一點頭。
偶爾他若剛好在電梯旁,遠遠看我走來,會順手幫我按電梯,但臉上的表情還是很酷。
我們以這樣的交集方式,過了好幾年。

直到有天上班,一如往常地準備要進電梯,
他忽然叫住我:「黃婷,這包裹應該是給你的吧?」說著遞來一個紙箱,上面寫著我的名字。
我嚇了一大跳,當場往後彈了三公尺,驚呼:「啊,伯伯,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平時都樸克臉並且維持了好幾年的管理員伯伯,忽然眼中閃過一絲頑皮的笑意,悠悠地說:「我在電視上看過妳呀,跟人對一對也就對上了。」

我才不相信,我上過的電視沒超過三次。
可是想了又想,還是想不通他到底怎麼知道我的名字的。
上樓之後問了隔壁的同事,他居然也有同樣的經驗:「對,他有一天突然跟我說:『林大翔,剛剛有人找你!』我嚇壞了。他到底怎麼知道我的名字的?」

這總不是因為看電視了吧?
於是我們都覺得,平時沈默寡言的管理員伯伯,實在不可小覷。

還不止這樣。
過一陣子,某天我來上班,在門口等電梯。
管理員伯伯再度悠悠地跺過來,冷冷地發言:「妳老闆剛剛上去了。」

我一驚,又往後彈了三公尺:
難道他知道我今天有跟老闆約開會,而我遲到了…不然他為何要特地告訴我老闆已經來了?
懷著忐忑的心情,尷尬對他一笑,驚疑不定地按電梯上樓去…
幸好那天老闆對我的遲到並沒有說什麼。
但管理員伯伯,您是有第六感嗎??

雖然這樣神神祕祕的,可其實,還是喜歡見到他,他是每天進公司時第一個見到的人,一種習慣而安心的存在。

我有了車之後,某天把車開到門口接同事。
管理員伯伯走出來探頭望望,問:「怎麼不開下停車場去停呢?」
我說:「沒車位呀!而且,我的車好像太高了,沒辦法喲。」
說完就把車開走了。

隔天到門口,管理員伯伯又走出來,伸手比了比我的車的高度,說:「我幫你量過了,你的車可以開下去喲!高度夠!」

頓時我心中有一股暖流通過…
沒地方停車是挺困擾的沒錯,但其實從沒跟他說過,也沒請他幫忙量高度,他卻很關心地詢問了,並自動做了這件事,就像個朋友一樣。

平時面無表情的管理員伯伯,有時候似乎比好朋友還要了解我。

經過這幾段,後來看到他,心中都多了些親切感。
可我們還是不會多說話,還是維持淡淡的眼神交流,而我莫名地覺得這樣很好。

幾次在公司一樓等人,或是剛好想走到門口透透氣,
不經意地說出:「今天好熱呀!」或者「等等好像會下雨噢!」時,
管理員伯伯也會微微地回應:「嗯,對噢!小心下雨噢!」操著他那有點中國北方的口音,依然面無表情,語氣裡卻有種難以言喻的溫度。

在那時候,就會覺得溫暖,覺得這個世界很單純。
這樣真好。

可他到底是如何知道我的名字的呢?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溫哥華] 史上最狼狽的一次出發

雖然要多花一些錢,可台北到溫哥華,直飛還是很爽....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年紀大了,旅行都在百忙之中,只希望讓自己舒服一點,平時的努力工作才能顯現出價值。不再是那個執著於青年旅社、大眾運輸、便宜機票的年紀。但人生本來就會有各種階段,每個階段都在當時能負荷的狀態下,享受自我,就開心。

11小時的飛行,半夜出發,所以很好睡,睡了九小時幾乎沒怎麼醒,醒來就快到了。出發前腸胃炎,腹痛如絞,百忙間看了醫生拿了藥,總算好得快。華航的早餐提供白粥,真是很剛好。但一整天沒好好吃東西,整個人很虛。旁邊坐了個很nice的超級大胖子,像是印度人,一直想跟我換走道的位置,被我拒絕...被大胖子圈在靠窗的感覺,太可怕了吧!所以寧可忍受他夜半不停地進進出出...

在飛機上讀倪桑的「鏗鏘真言」,頗有感觸。我真該學習用大一點的格局看待我的工作。

上一次到溫哥華是18歲大學聯考之後,跟爸爸和國中同學可秀的北美跟團旅行。太年輕,什麼都不記得。一晃眼18年過去了。一下飛機,夜晚八點半了天還很亮,典型高緯度國家夏天的光景。沁涼的攝氏18度,機場有水母水族箱迎接,看介紹說,這地域是某種水母的故鄉。印象中第一次看過這麼「海洋風情」的機場,與吉隆坡都是植物的「叢林風情」各異其趣。

有免費wifi,排長長的隊等入境,一邊看facebook。落地簽證,只需填一個簡單的表格,海關的年輕女子細細地問我進來幹嘛?什麼時候走?甚至,幾時買的機票。入境章很陽春,頗令我失望。一個人站在大廳等行李,感受到一種自由、抽離、充滿未知的快感。旅行,真是有無窮魔力。一旦開始,快樂便無所不在。

搭計程車到Days Inn Vancouver Downtown,出發前兩天在Hotels.com急迫訂好的房間,半個多小時車程,費用是加幣35.8(大約1:29)。事先都沒查過,算是大膽,總算不是個天價。進房把行李放下之後,開始感覺到巨餓,餓到全身無力、發昏,急忙出去找吃的,只剩下麥當勞,顧不得腸胃炎還未康復,買回旅館吃了雙層麥香魚堡和薯條,總算慢慢回復力氣。

旅館空間挺大,打開行李,慢慢回神。

這次的出發,應該是史上最狼狽的一次出遊經驗。育空河划船這樣壯烈的野外行程,出發當天居然鬧腸胃炎,然後我的「保溫瓶、防水袋、耳塞、護腕、望遠鏡、雨衣」全都毫無著落,沒空去買。出發當天早上洗衣服,還得等出去工作回來才能收,然後去機場的前兩小時才開始理行李,整個房間就像戰場一樣被我搞得亂七八糟,跟我平常喜愛在出國前整理好房間的習慣完全背道而馳。

前兩天列好要在出發前弄好的工作清單、要交代助理的事,一樣都沒完成。累積了一大堆東西包括一首歌詞的修改,得到溫哥華才能處理,卻也只有一天不到的時間,還得擠出時間買東西。發不動的機車丟在東區的巷子裡,還停在紅線上,沒空牽去修。人還沒飛,就已經訂好一回台灣的隔天又要飛出去工作的行程....仔細一想:究竟為何我要把我的人生搞得那麼刺激!

但反正,一切就是這樣子發生了。根據我的個性、行為模式,毫無僥倖地發生了。
慶幸的是,育空河手機無法收到訊號,也不能上網,可以強迫我丟下一切去體驗當下。本來就沒有什麼是不能放下的。經過尼泊爾之行,已經更加確信這一點。


現在的我的心境,跟去年11月尼泊爾行的時候,又很不一樣了。當時充滿了悲傷、絕望、眼淚,此時已經慢慢回到為自己活的狀態,放下了大多數當時放不下的東西。雖然,舊的煩惱去了,新的繼續又來,毫不停歇,可每次考驗都在讓我成為更好的人,至少現在的我,又比當時更成長了一些。

入夜了,睡覺時間又要到了。接下來幾天是時差之戰,在恍惚間完成所有事情的挑戰。奮鬥吧!


 2013.8.3 AM 1:02 Vancouver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勉強沒幸福

跟一個同事意見不合起爭執,夜半講了兩小時電話,對方斬釘截鐵地說:「我就是看不慣你的一些行徑,所以可以選擇不跟你合作,我早就跟主管說過,我不要你碰我的案子!你沒發現我很多會都沒找你開嗎?」

這段話讓我十分錯愕。原以為只是個案的意見不合,經過討論交換意見,可以有機會達成共識;原以為我是在乎跟他的關係,希望彼此不要誤解,因此在email的衝突之後,選擇立刻打這通電話與他進一步溝通;原以為都是要讓事情更好的初衷,發言時可以不用關注太多人際間的政治關係...

結果其實是他早就看我不順眼,早就沒打算跟我好好合作,早就很多會故意沒找我開,而email裡他的暴怒,乃是因為我寫了不該讓「很多人」看見的話。這一切,我全都不知情。

聽他這樣將我距之千里之外,當時心情十分沮喪。我們並非敵人,而是在同一家公司作戰的人,怎麼會有那麼多不爽藏在內心也沒表達過,一直頗尊敬這位同事,竟從未意識到原來已有心結。錯愕之餘,電話裡我還是誠懇表達了我的沮喪,表示其實沒有不認同對方,只是沒機會詳細表達我對這件事的完整看法,以至於被斷章取義,其實我跟他目標一致,他卻因誤會不願跟我合作令我很難過云云.....

最後,電話在表面的和平中結束。

而我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那種不坦白,又更領悟了一次。


隔了幾天回想起這段,突然覺得自己當時的反應略嫌激烈了。還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還是希望人們喜歡我,還是以為如果我夠專業,就可以直接對事情發表意見。事實是:人們會先在意自己的心裡感受,其次才管專不專業。專業、能力無法凌駕一切,即便我也沒有凌駕什麼的動機。

勉強沒幸福。何必硬要對方理解我,何必硬要對方認同我,如果我夠強,就會讓對方沒我不行,如果我可以被取代,又何必強求合作。需要酷一點,需要自我一點,需要驕傲一點,在這樣的事情上。緣分夠,就會彼此甘心快樂地一起完成事情,緣分不夠,強求無益。


所以,就順著命運的流吧。把有緣分的事做好,珍惜有緣分合作的人。把時間用在充實自己,比用在為意見不合爭執、擔心別人不認同我、難過不被喜歡...都要有意義多了。

一次又一次倒退,一次又一次碰壁,一次又一次縮回自己的世界。我想這就是,社會化的過程。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outsider as insider (局內的局外人)

終於漸漸習慣了一個局外人的位置,在局內。

靜悄悄出現,默默地離開。

出現時,若隱若現;
離開時,從容自在。


可以應要求涉入,也可以隨時抽出;
可以有名字,但不需要被記住。

始終存在,也始終不在。
什麼都明白,卻看似什麼都不關懷。

意志確認了位置,穩穩站著,無需任何人認定。
一種如影子般的存在。
面目模糊,卻因有光而強大。


冷冷看著他,張牙舞爪的心虛,尖嘴猴腮的空洞。
冷冷看著他,惺惺作態的言詞,汲汲營營的失態。
冷冷看著他,目中無人的張狂,螳臂擋車的愚昧。

冷冷地看著他們,冷冷地。
縮小靈魂,退到無人感受到威脅的角落。
「我自求我道」。

終於漸漸接受了這樣的位置。
Outsider as Insider.
於此同時,我已越來越清醒。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再見!亂世天下。


(2013.7.25 我的亂世最後畫面)

2012年7月某個偶然日子,突然很想玩玩從小到大百玩不膩的、跟「三國」有關的遊戲,看了網友的推薦,在iPad上下載了一個叫「亂世天下」的app,便玩起了這個當時對我來說是全新形式的網路遊戲。

它跟以前玩過的電腦遊戲不太一樣:幾乎不用一整天掛在上面。選好自己的國家(魏、蜀、吳三擇一)之後,就可以慢慢獲取武將、排自己的戰陣,然後間歇性地上去做一些事,像是續金礦、建築、佔田、強化武器、訓練武將等等。每件事被訂了冷卻時間,以致於需要一些等待,同時每天也有限制數量的軍令,可以做的事有限,在等待的時候,就可以下線,去做自己該做的工作,該過的生活。

慢慢發現:不同於青少年那些在電腦前黏著的征戰殺伐,這是一個屬於大人的遊戲。它很靜態,比較關於「累積」與「策略」。累積銀幣、軍功、威望、武將級數、建築物級數、玉石、殘卷,在策略上,決定戰攻、普攻、策攻的將領配置、決定使用什麼陣、強化怎樣的能力。每天在那些被制約的時間裡上線,打農戰得軍功,續礦拿銀幣,築城拆城得威望,不用一直守著,但卻得常常上去,後來就覺得它的模式很像是高級的「成人式電子雞」,養著武將養著陣,得一直顧著,努力想要練強。

剛開始堅持沒花錢玩,後來不知道從幾時開始,認識的人多了,有認同感,就想要變強,於是不得不成為花錢的VIP。一點一滴投資了不少,玩到V6算是大戶了。但這遊戲在推圖、過八陣上,都是需要高智慧來排陣的,我慧根不佳,始終練得不強,只在中等階級裡徘徊。可就是迷戀上那種「累積」的感覺,每天固定上去搞搞弄弄,一直持續累積著什麼,好像可以越來越強,仿佛生活也有了些重心。

因為是個得花錢、而且有可能花得不少的遊戲,從和網友聊天中,慢慢知道玩的人都是社會人士,而且很多是結了婚甚至有小孩的中年男子。在網路上一向公開透明的我,卻在這遊戲中一直不想以真實身份示人。每次一連上線,就進入另外一個世界,聊著跟真實生活中全然無關的話題,卻有著朋友的溫度。那令我得到很大的放鬆。開始玩的那段日子,是人生很低潮的時期,很需要另一個穩定的力量,身邊的同事、朋友都無法給我安慰,只有遊戲解脫了在現實裡幾近絕望的感覺。

一年的時間,從第1級一路玩到140級(目前是150封頂),這一年中,幾乎每天都上線。四小時續一次礦的設計,讓我傻傻地在手機上設鬧鐘,提醒我續礦;甚至也是有陣子特別想變強,就會半夜起來續礦...本來覺得為了一個遊戲打斷睡眠,實在太蠢,結果太投入的時候也就偶爾這樣做了。續礦時我在任何可能的狀態:開車、騎車、走路、與人聊天、開會、去機場的路上、搭飛機前後算時間....每天晚上七點打農戰、九點運標,每三小時期待高強化值來強化武器,每天五次的整點刷團,每天農戰後要徵收銀幣...這些事情小小制約了我的生活,寫歌詞的時候玩、聽demo的時候玩、打掃的時候玩、在錄音室的時候玩、就連上班的時候也玩。後來連奶茶都看過我玩這遊戲,調侃說「親愛的路人」那張專輯,我是在一邊玩電腦遊戲中,幫她做完的。

這段時間我經歷了人生很多的變動:去了兩次過癮的旅行(尼泊爾、極光),工作形態的大轉變,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輛全新四輪車,在一段關係中糾結與被迫放下。現在的我,心境跟生活已經與一年前完全不同。而這遊戲,陪著我經歷了許多不知所措的時光,只要跌進去,刷團、推圖、強化、賺銀幣,在虛無的數字累積之中,就能暫時遺忘現實生活中的無力感。

一年間,很多人來來去去,我居然就一直沒放棄,成為一種習慣。後來三國之局抵定,吳國稱霸,魏國爛掉,蜀國的我們在浮沈,玩的人越變越少,到最後熟悉的只有同軍團的三個人。可還是相互砥礪,抱著相當大的熱情,有的一人玩十幾個帳號,只為了希望能夠收復失土。其實滿喜歡那段時光,人不多,前路很艱難,但是目標很集中,感情也挺好,很多互相幫忙,讓我感覺到網友的溫暖,覺得這樣玩還不錯...

只是,在還沒來得及收復時,就被合併伺服器了。

合併伺服器的這一天,整個一年來的熟悉完全崩盤,加入很多新的人,好像一切都要重新開始,突然,我覺得好累,再也找不到繼續下去的動力。原來我比較適合與一小群人奮鬥,原來當整個態勢變得複雜之後,我便開始意興闌珊,原來我終究無法很彈性地快速承受外在的變化....於是驀地清楚了:緣盡了,說再見的時候到了。

帳戶裡還留著大約五百元的儲值,可我卻沒有什麼留戀了。只是一個遊戲,畢竟不同於人生,無需太糾結,該走就走吧。很感謝這段日子裡,這遊戲給我的重心感,感謝幾個網友的小小友情,雖然網路的世界終究太虛擬。一年來好幾次覺得有點重複而無聊了,卻一直離開不了,花了4W多,突然今晚就沒怎麼吃力地放下了,甚至有點期待未來多出了些時間的人生進程。

原來當時候到了的時候,是這種感覺。
是一個很想放下很多東西的夜晚,但最終我只放得下這遊戲。
可至少,總算不是全無進展。

再見!人人的亂世天下,我經歷過的一個成人網路遊戲。亂世依然存在,但我得把時間用在更有益的地方了。也為它寫了一首歌「闖關」,算是紀念吧。紀念一段從情感的紛亂、漸漸離開與撫平的歲月。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累了

1.
今天遇到一個之前在美國唸書時認識的、十年沒見的朋友,
第一眼看著我說:「妳真的都沒變耶!」....
凝視我,頓了一下,繼續說:「嗯,有變得比較累!看起來好累!」

原來這就是我畢業之後到現在,這十年來的獲得:累了。

2. 
這兩天在白金看H錄歌,熬了兩天夜,幫她喬歌詞。
一首有點突破的歌詞,最後出來的版本自己頗喜歡。真的該有些不一樣了。
經過小芬姐的調教,今天聽H唱完,頗有觸
動。

旋律跟詞的細節,一一被勾了出來。

她經紀人感動地說:「終於不用賣車、賣房子了,有希望了....」

夜裡反覆聽著現階段成品,感覺自己的熱情又稍稍燃燒了起來...
從討論、揣摩、選歌、編曲、寫詞、錄音室錄唱、最後到成品的過程,還是好愛。
好喜歡這樣自己創造出一些什麼的感覺,謝謝還能給我這樣感覺的人們...
謝謝老天在我的困境之外,給我這樣一片天空。

3.
今天又找巫師算塔羅,問了「要不要去跟C溝通」這樣的問題。
因為問了太多次跟C相關的事,巫師笑不停....本來她說不用問了,就去溝通吧!
後來還是幫我算了,算的結果卻讓她有點意外...
她說,感覺到,我變了。
我已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且,也真比較淡了。
倒是C,每次她看,每況愈下。
「若是去溝通,是對他比較好。他需要多一點的關心,需要有人來告訴他他是對的....」巫師說。
可我不會是那個角色。太多人可以是那個角色了,哪需要我。

那麼我該是什麼角色呢?
或許還是適合做一個說實話的人。只是得學習選擇怎樣的實話。
就還是自己的實話,最安全吧。
「要冷、要清楚牌要攤到什麼程度再談、不要有期待、要保護自己。」

最後也許就沒那麼想談了也不一定。
抽到一張「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牌,真的是無限傷感...
可又能怎麼樣呢?什麼都變了,C變了,環境變了,時間變了,我能不變嗎....

「這是一個機會,重新定義你跟他的關係。雖然,結果可能讓你很失望。」 

那張「萬箭穿心」的牌,像是宣告了一切的結束。

那麼多年過去了,老天還要藉由這個人,教給我什麼呢?
緣盡的時刻是不是不遠了?
 
4.
突然地,好想好想去香港...奇怪的衝動。
想去逛Y3,想吃豬排撈麵,想夜裡在天星碼頭散步,想自在地在街上走走。

也許最想的是:一個人去旅行,好好思考,這些那些。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4-WHEEL LIFE in Taipei - 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之一

2013.5.19 (日)
 
昨夜趕回高雄,今天一早七點半就被老爸叫醒,要把新車開上台北。
一家三口到TOYOTA,領回於4/14買下、5/10到廠的銀白色RAV4。
本命年的歲數,我晉升為有車階級。

媽媽為我買了些車內配件:面紙盒、置物架、安全帶套...
帶著跟我有點不搭的豹紋,幸好放在車內算和諧。
既然有那麼深厚的母愛,也就只好用著看看...
 
九點整,在服務處告別了媽媽,旁邊坐著爸爸,上高速一路向北。

陰天,小雨一陣一陣,車況大致良好。
新車不能開太快,儘量維持在100km/hr以內,於是一直被超車。
遠方壓著低低的雲,從休旅車較高的視野望去,平野倥傯,烏雲蔽日,

風景是凌亂的,不比美國整齊遼闊,但終究是自己的家鄉。

西螺休息站停了一下,跟爸爸吃了碗三商巧福牛肉麵。
在美國的公路上跑了幾萬公里,進過無數次休息站,
卻是第一次自己開車進台灣高速公路的休息站,有一種奇特的感覺。

知道我才正要重新用另外一個視野,在這片土地上生活。

下午一點半左右抵達台北。台北居然大太陽。
送爸爸去一個朋友的告別式,然後送他到高鐵站。
像是生命中許多階段一樣,爸爸只能送我一程,
大部份的時候,帶著那份愛,然後孤軍奮戰。

開車在台北街頭,四平八穩,感覺到一種「自由」,更自由。
同時,我更只是我自己了。
自己一個人,到任何地方去;自己一個人,更穩當地處理孤獨。

下午和晚上,開著車去了兩個工作的錄音室,察覺自己心理層面的微妙改變。
老爸一直說,開車習慣了,就不愛騎機車了。
我不曉得自己是不是真會這樣,但難以避免的是心情上,一種類似升級的感覺。
或許對應到這一兩年的工作歷程,就是:
越來越不想左支右絀、疲於奔命太狼狽。
近四十的年紀,已該好整以暇、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角度、動腦處理事情了。


以前總覺得開車出去,要找停車位很煩,
現在新的思考是:那也是一種讓自己的步調緩下來的儀式。
何必要一直求方便、十萬火急,慢慢來,緩一下,想清楚,再行動。

今年的人生一直在升級在改變,定下心,感受這一切改變。

另一個今天的小插曲:
夜裡去楊大緯老師那邊聽JY歌曲的混音,
離開時在一樓門口,楊老師看到他們快清掉的一些盤帶,
其中一個上面寫著「陳昇Ⅱ」,
他轉頭跟我說:陳昇的母帶,你要帶回去做紀念嗎?

我嚇一跳:陳昇的母帶!!
「我們最近在清這個....」楊老師說。
怎麼會把這種東西丟掉?!
我立刻抱起來,沈重的盤帶。
回家後打開盒子,上面寫:「子夜二時,你做什麼」還有「嗚哩哇啦」。
後面附兩張錄音時用的紙,泛黃了,一些格子,一些N/G,一些OK。

陳昇第二張專輯的盤帶。我居然擁有了!全世界的獨一無二。
那是1989年我第一次認識陳昇的音樂的專輯,是意義很重大的一張專輯。
在這個日子裡,擁有了。

這真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之一。
 

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等妳很久了!」

下午從健身房回來,時間是尷尬的四點多。
突然想吃興隆路上的烤雞腿飯,又覺得要上山回家等晚上再出來,有點麻煩,
就去碰碰運氣看店開了沒。
胖胖的老闆娘正站在門口,兩隻手高高地束著她的長髮,
店開了,配菜堆起了像座小山,但主菜那邊還空著。


「有烤雞腿嗎?現在。」我問。

「沒捏,大概要到五點喔!」她一手抓著頭髮,一手拿橡皮筋繞著。
「喔,那好吧,我晚一點再來。」
「好啊。」

回家後,歌手在線上敲我,說要討論歌詞。
於是跟他一起修修改改,搞搞弄弄,時間一點一滴溜走,好不容易喬到兩人都滿意。
天悄悄黑了下來,肚子餓了。看看鐘,六點多了。

出門騎車下山到烤雞腿店,門庭若市。
老闆娘長髮已束好,很有精神地,一手拿著便當盒,一手拿著夾子。
我一邊選配菜,她突然用大嗓門喊著說:
「妳怎麼那麼晚?等妳很久了!」

我一愣,抬起頭,見她正裂著嘴對我笑...

因為完全沒有意料到,她會記得我,
更沒有想到會有「等妳很久了」這種話,
一時之間不知道要回答什麼,就也傻傻地對她微笑...

然後,買完便當回家的路上,心裡是暖暖的。
雖然是陌生的賣烤雞腿的老闆娘,被記得的感覺還是很好。
這也是我好喜歡台灣的原因。

在這裡,一個人的生活,從來也沒有那麼孤獨。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2013.4.23@Tokyo morning

夢見那人寫信給我,長長的一大段。
夢裡我有點訝異,有點感動,但居然沒有馬上把信看完。
只記得他頭兩句說:既然妳寫信告訴我了那些,我也決定寫這封信給妳。
信裡,我們都在講另一個人的事,細微而親近。
我們一直都是這樣,靠著另一個人,交流著。

或許這種情感總是缺乏基礎,也就慢慢消散....

然後就醒了。
醒在完全漆黑的東京的旅館裡,感覺睡了好久好久,因為有個好漫長的夢。
想拉開窗簾迎接一個早晨的陽光。
腦中響起萬芳那首「睡醒」:天一亮,打開窗,鋪好床,見陽光,夢已收場....

總在這樣的時刻,想起這首歌。

躺在床上開手機,收到R長長的微信訊息。
關於奧修與專注。
又將開始宣傳期的她,最近寫特別多字。多了那許多回顧,我分享著她的回顧。
然後是Y的信,關於試唱了歌詞覺得滿意。
今天是他的生日。

窗簾開了,陽光猛烈得讓我好努力才睜開眼。
想如果有新房子,也要做這樣的設計,如此清楚地區隔每一天,能湧起強烈的生命律動。
看著澀谷早晨來往的人群,一個美好的日子。
打開電腦,回了封信給A:
「這次來東京,除了工作以外沒別的心情,也許是為了認真準備生日那週的熱浪島之行....」

生活真沒有什麼不滿足的事,若有,也許就是難以強求的愛情吧。
可也只能認真面對眼前的一切,等待一個屬於我的緣份。
坦蕩空曠的胸懷,是最愉悅的狀態。
東京啊東京,有沒有些日子可以來長住呢?

升級人生 (東京的一個日子)

抵達東京的這個下午,坐在澀谷車站旁一家 L'OCCITANE 二樓靠窗座位,吃著春季限定的焦糖布丁加草莓冰淇淋,搭配溫熱的茉莉花茶加蜂蜜,看人潮一陣一陣被趕過十字路口,天色由金黃轉陰藍,陽光漸漸隱沒在高樓之中。

熱熱的焦糖布丁跟爽口的冰淇淋融在一起的滋味,難以言喻的柔嫩協調,再咬上一口新鮮草莓跟藍莓,恰到好處的甜味在口中噴散開,鋪滿了幸福感。讀一本馬來西亞作家的散文輯,關於回憶,關於青春,關於那些塵封已回不來的片段...曾經自己頗執迷這類文體,現在卻發現有點膩了。用漂亮的文字細細描繪過去的畫面與刷白的情緒,如果終究導不出與現在的關連,我想我是無能再陷入了。

原來,自己這幾年真的改變了那麼多。變得實際,變得世故,變得再難以單純去面對一些事。或許也沒有不好,終究是必須得融入這個社會,在了解它之後,進化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以往的寫作純粹為了抒發,現在則會想到各個環節:市場?意義?耐讀性?想多了就更難下手了。好像總得等一個衝動,能延續久一點的衝動。幸好還是沒丟下拿筆的習慣,即便真的還不夠努力。

很久沒好好看本書,都在亂世天下三國遊戲、Candy Crush裡打發空白的時間,有時充滿罪惡感。誘惑太多,玩心又重,沒有累積閱讀的日子,很快就會全盤皆輸。這戰場殘酷得很,多少人虎視眈眈,一不小心就萬劫不復,實在得步步為營。

三年前才曾幻想可以到東京出差,還以為不可能,想不到這兩年就為工作來了三四次,頻繁到膩了覺得一切的一切都夠了,甚至已經可以用整個下午只坐在澀谷的Cafe裡。有時感到自己心想事成得可怕。想到那天跟小芬姐聊天,說到人的一生其實是命定的,否則一出生怎麼就會有那麼多的不同跟不公平?否則算命怎會常常那麼準?我想我的前世做了許多好事吧。可這一世,也不能因為好命而怠惰努力,還得為下一世而積德。相信輪迴的人,幾輩子都難以鬆懈了。

極光回來之後,日子順暢而愉快。寫不完的歌,做不完的案子,穩定的心情和生活,比較有餘力去探索工作以外的事。買了車位,買了車,一切都是自己始料未及,很突然的人生跳到了另一個層級,很期待,卻也還很難習慣。在台北擁有一輛車,是什麼感覺呢?更自由?抑或更多負擔?無論如何,都得去面對,甚且,我需要讓自己能夠繼續奮力向前衝的動力。無論在精神或物質上的「領悟」、「升級」,應該都是這一年最大的課題。

過去幾年很在意、很痛苦的事,如今是輕鬆看待多了。其實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好了」,可不管怎樣,都是必須去體驗的階段。越跳越開,慢慢可以從比較遠的距離和角度,重新審視這一切,常常驚覺過去自己深陷其中時,真有太多愚蠢的想法和作為。那些自我中心的日子,感情真可以毀了一個人,在某些時候。可也不能因為這樣而放棄感情。那些是人之所以為人,我之所以為我的因素。我喜歡這樣的人生。

稿債如山的日子,硬是來寫這篇文,在澀谷東急Excel Hotel的夜裡。寫作是一種平靜自我的過程。進入這樣的狀態,其他什麼事都可以不管不顧,我只是純粹的我,那便是對我最重要的感覺。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Roger Ebert R.I.P. (1942-2013)



寧靜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午後,朋友傳來消息,「芝加哥太陽報」的影評人Roger Ebert在昨天(2013/4/4)因癌症過世了。覺得好難過,胸口悶悶的,好像突然間被迫要告別一個很重要的什麼。



我最敬佩Roger Ebert的,並非他是第一位拿普立茲獎的影評人,而是他是唯一全美家喻戶曉的影評人。當紐約時報、USA TodaySight and
Sound
這些大媒體,都以艱澀的文字風格、高深的理論名詞、犀利的政治立場在評論電影時,只有Ebert用平實的語氣、深刻的情感角度去寫電影。而在他的平實中,其實帶有精準的觀點,總是一刀就切入重點,解開我的疑惑,他給的星星數(獨創四顆星滿分),是許多人進戲院前選片的指標。



那年剛到美國的我英文不好,紐約時報都看不懂,只有Ebert的影評,可以靠查幾個單字就讀完全篇,而且很有收穫。他從不需刻意賣弄在電影歷史、電影類型、電影明星、劇本結構、文學、哲學等等上面的博學,卻從影評文字談笑間處處可見學問。那是我最喜愛的文字風格,也印證了我始終相信的:影評是給一般大眾看的,不是做學問用的,並且,影評完全是個人觀點,毋需裝作客觀,表達個人觀點時,絕對可以用充滿感情的散文來評論電影。



IMDB網站上每部電影的”critics“那一項點進去,芝加哥太陽報的影評永遠排在第一位。因為那是最多人閱讀的,他也是公認偏見最少的影評人。



2000年開始,長達十多年的時間,每看完一部電影,回家第一件事都是上網找Ebert的影評。他從196743日起,每年以超過兩百篇的頻率寫著店影,寫了46年。我常常在日記本裡抄下他的句子,將喜歡的文章印下來保存,甚至去買他的書。每次看他影評的時候心裡都好感謝,感謝他這樣不間斷地寫著,陪著我閱讀每一部電影。



看到報導說,去年是Ebert產量最大的一年,他寫了306篇影評,這還不包括其他部落格的文章。在去世的前一年,更加努力地不眠不休地看著電影、寫著電影,這是一位真正一生為電影奉獻的文字工作者。



想到往後,再也無法看到Ebert評論的電影,就覺得非常非常的悲傷。以前真的在某些時刻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再也看不到Ebert的影評了,我會很失落吧?沒想到這一天,那麼快就來了。



“I’ll see you at the movies.” 這是他留給讀者的最後一句話。知道以後看電影,我都會很想念他,也會用他一生的執著,勉勵自己,



最後想抄一段Ebert寫「少年Pi的奇幻漂流」影評的結尾,可以很直接傳達他的風格:口語親和,但堅定,觀點明確。(真好他寫了這部電影,最喜歡看他寫李安的電影,我的兩大偶像的交手!)



The island raises another question: Is it real? Is this whole story
real? I refuse to ask that question. "Life of Pi" is all real, second
by second and minute by minute, and what it finally amounts to is left for
every viewer to decide. I have decided it is one of the best films of the year.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0121120/REVIEWS/121129995)



[中譯] 這個島也勾起另外一個問題:它是真的嗎?這整個故事是真的嗎?我拒絕問這個問題。「少年Pi的奇幻漂流」整部電影,每分每秒都是真的。而它最終會達到怎樣的高度,就交給每一位觀眾去決定。我已經決定了它是今年最好的電影之一。



 



 

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


2011/10/21  澎湖馬公.篤行十村.潘安邦舊居

2011年秋天,在一個有點悲傷的日子,一個人飛了一趟澎湖,原本只是要去篤行十村看張雨生紀念館,就也順便參觀了緊鄰的潘安邦舊居。

那個午後陽光溫煦,獨自走在舊眷村靜謐的斷垣殘壁中,矮小粗礫的石磚牆,手摸上去總是微燙,木門板刷著紅漆,斑駁而厚實,深灰的屋瓦呈30度傾斜,一棵老榕樹默默地盤根錯節,勾起我年少時的成長畫面。不只因為對張雨生的思念,對「外婆的澎湖灣」的記憶,也因為我亦是眷村長大的小孩,一置身那樣熟悉的、由緊鄰的平房聚合出來的巷弄空間,走在裡面人就好像被一種溫暖包覆,就好像聽得見兒時玩伴在耳邊的呼喚,聽見回憶從一段悠遠的時光裡滾滾而來。


未在計畫中的潘安邦舊居行,是意外的相遇。細細看完那些簡述潘安邦一生的文字資料,當時故事收尾在潘安邦罹患重病,控制住病情之後對生命有了領悟,於是以幫助更多人為己任,然後便是一張神情平和的照片,有點陌生卻充滿力量。小時候熟悉的歌曲和歌者,原覺得遙遠而像個夢,成年後我看見他在現實中的掙扎與脆弱,反而激勵了自己面對現狀的勇氣。那一張又一張懸在牆上的老唱片,一首又一首耳熟能詳的老歌,歷史任性地悠悠晃過去了,提醒我們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懂事以後,民歌時代已經算過去了。但小學時因為迷戀張雨生而去學民謠吉他,當時教吉他的老師是民歌餐廳出身,所以我在十多歲的年紀,就學彈「外婆的澎湖灣」。記得那個男老師胖胖的,頭髮很長幾乎及腰,一坐下來就蹺起一條腿,架著吉他邊彈邊唱給我聽。歌喉很普通但洪亮,深深印入我腦海。長大後有一次去聽民歌演唱會,聽見潘安邦現場唱「外婆的澎湖灣」,我想起一個人在家練吉他的年少歲月,和那個感覺很孤獨的吉他老師,莫名地淚水就盈滿了眼眶。

今天在公司新人演唱會的彩排空檔,從手機網路上得知潘安邦去世的消息,享年僅59歲。當時四周震耳欲聾的是瘋狂的搖滾電音,幾個大男生對著空蕩蕩的座位嘶吼,彷彿在他們面前立著銅牆鐵壁而他們憤怒得試圖去推倒這個世界,我耳邊卻細細地鑽入了:「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個老船長。」那麼輕快單純,海闊天空,卻洋溢著無可言喻的憂傷。

幾個月前回高雄,經過拆除的眷村,沒有殘存一絲一毫我記得的樣子。才突然意識到:曾經是一段以為會到永恆的漫長歲月,只能留在記憶裡了。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無奈,總有一首歌留住一種感受,在不經意間驀地拉扯我的心緒。每當聽到「外婆的澎湖灣」,就會有些人、有些時光又短暫地活了過來,在遠處與我招手,即使我再也碰觸不到什麼。

潘安邦,一路好走。

 

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2013 覺醒是回不了頭的

今年開始,意外地因為一個事件,生活和心境,都產生了很多改變。
 
從2012/12/26那日的衝突而後被迫一切要重整之後,用了三個星期的時間,處理過去兩三年所累積下來的鬱結、歪斜,使力丟棄手上的一切,再重新調整定位,重新檢視自己,重新選擇一個我想要的軌道。

短短三個星期,卻好像過了三年。在一度以為終於徹底結束,在一度陷入巨大的痛苦失落,在一度開始規劃全新路線之後,經過再翻攪,再確認,失去一切之後的絕望,突然間很多事情都在極度悲傷中變得極度清晰:什麼是我最在乎的,什麼是我蒙蔽自己的,什麼是我真正該做的....都變得異常清晰。

我像是個身經百戰的小兵,一路以來滿身塵沙,一身沈重的華服盔甲、幾乎走不動路,終致時時動怒自怨;在以為走不下去、即將要成為逃兵之前,於一次路途的顛簸間,重重地摔落谷底,身上的衣物塵埃全數脫落,突然之間完全赤裸、一無所有、坐井觀天,卻在那個一身輕而全無自尊的片刻,突然間領悟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我還有個戀戰的靈魂,還想走這條漫長的道路,還無法遺棄我的隊友,只是,我得重新定位自己。

回到了那個舊有的路徑,漫天風沙依舊,我卻有了一個全新的心情:低調、謙卑、沉潛、距離。那些年輕時候常提醒自己、後來卻慢慢遺忘了的處世原則,又再度重回我的靈魂,知道那才是最能夠穩定自己的態度。

去年一整年,得到太多,卻也因此忽略了太多,才使我漸漸走得失衡。而在失衡的當下,自己並不會有感覺,這才是最可怕的。自大與自尊一旦結合,便成為一種牢不可破的自我,以為自己可以更肆無忌憚地操控著什麼,卻因此更與人糾結,反而失去了最可貴的自在。不自在了,快樂也就遠離了。

和那些舊有人事物的糾結,我想放下了,也好像真的比較能放下了。或許這一年,就是這個課題。

能擁有重新選擇的權利,是幸福的。即使,並不能確定,這樣是不是真的比較好。但既然這樣選擇了,就得好好的面對自己的選擇,認真走下去。

算命的說我今年需要變,能離開是最好,否則的話,也一定得在原地做改變。已知道自己暫時還離不開,那麼,就改變吧!居家環境改變、工作內容改變、生活習慣改變、心境改變。

整理財務,添購了車位,18歲上台北闖蕩,又18年後,終於要在這城市成為四輪階級。
把小屋裡幾乎被冷落的硬邦邦的沙發床換掉,跟朋友買來一個深灰柔軟的L型沙發,神奇地寬敞了環境的視覺,希望花更多時間在上面看電影、讀書。
賣掉了堆砌雜務、佔空間、不美觀、幾乎沒有在用的按摩小沙發,讓它去一個更喜歡它的朋友家裡,雖然因為是媽媽買的,頗有不捨,但住處因此而變清爽了。
工作上,老闆給了一個新任務,終於能有新的嘗試,雖然很不確定能做到哪裡,但總歸是盡力試試看,怎樣的過程,都是學習。
也有了新案子,碰觸新的歌手,磨鍊自己更全面而不一樣的思考。

朋友說,「覺醒,是回不了頭的。」這一個月來,對這句話的感受很強烈。當在百轉千迴之後終於塵埃落定,發覺自己的心境轉變很多,以前跟某些人事物的鬱結,輕輕巧巧地解開了,不在乎了,就海闊天空了。跨過了某一關,再回頭已百年身,又能邁開大步往前走去了。原來一切的一切,都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境。

也許我是更了解自己一點點了。終於明白自己的渺小,因而終於情願在渺小裡盡其在我。

不知道今年能走得如何,這樣的年紀,再也無法帶著無可救藥的樂觀,可至少還願意承擔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