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7日 星期六

除夕日

早上不到九點,一如往常地在爸媽的說話聲中醒來,窗外有溫煦的陽光,溫度像春末夏初一樣地熱。就是這種日子,像是開始又像是結束,定格在我的房間裡。



上網混了一陣,看文章,在書架上翻出一些書,找一點寫作資料。然後下午一頭鑽進二輪戲院,連看了《小紅帽》和《快樂腳》兩部動畫片,有了輕鬆愉悅的心情。前者相當的搞笑,後者非常可愛。



傍晚去眷村跑步,除夕日,人很少,風涼涼的,暖陽斜掛在天邊。聽著音樂,想著寫作的事情,心思單純。想去年的除夕,心情很差很差,並且一直延續了好幾個月;今年卻有著奇異的平靜。我已經從當時的膠著中走出來,走向一個自己相信會更好的未來。



夜裡一家三口的年夜飯,淡如水的日子卻無比踏實。電視新聞是郭台銘與林志玲跳舞,以及邵曉玲出院和開口說話。吃完後,媽媽說跟朋友去元亨寺敲鐘,我就跟爸爸一起看我買來的《大宋提刑官》VCD,一連看了五集。是古代法醫的故事,「人命大如天」的刑官氣節。



覺得累了,回房間突然想修改一首歌詞,就動起腦來。歌詞的內容是悲傷的,在這樣一個歡欣的年夜,勾勒著哀愁的情境,有趣的反差。但越寫竟然靈感越多,甚至又想開始寫首新的。



不斷收到朋友的各種簡訊,奇怪今年賀年簡訊特別的多。但我自己卻是越來越懶得跟人賀年了,也覺得打同一個簡訊傳給無數人,沒什麼意思。午夜時鞭炮聲響了一陣。除夕就這樣過去了。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今年我們哪兒都沒去,連到親戚家串門子也免了。人生活到最後,就是會走向極簡吧。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



除舊佈新,新年快樂。^^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年前溪頭遊



(我們住的小木屋)



早早就說好的,跟爸媽在年前,來一次溪頭遊。雖然只有很短的兩天一夜,但還是很愉快。就是所謂的「天倫之樂」吧。一整年,平常各忙各的,全家人難得一起出遊,難得一起在同樣的時間做同樣的事。開車、吃飯、睡覺、散步。





(我們到的第一天黃昏)



上一次來溪頭,應該是十幾年前了。高中時候跟著救國團舉辦的夏令營,到這邊來參加「溪阿縱走」之類的活動。就在滿是綠竹與杉木的林道間,走著自己當時並不是很了解的路。一群素昧平生的人,一起來到這裡,一塊兒喧鬧了幾天,然後再度分手。現在他們的臉孔,我一個也記不得了。我也記不得自己當時的臉孔,十多歲,喜歡背大背包,奔跑在山林裡,那個懵懂的臉孔。







我們一家三人,吃鱒魚餐,住小木屋,夜裡爸媽看著電視,昏黃的燈光下,窗外的蟲叫聲與潺潺流水聲中,我在床上把一本《萬曆首輔張居正》第三冊翻了大半本。沒有電腦,生活變得無比單純。



從前兩天截完手上目前所有的稿(包括書稿、雜誌稿)之後,我一直處於相當平靜的心情狀態。最近只想一直看書,看完整個年假。



老編打電話來,跟我說幫人寫一篇推薦文的事情。我在溪頭小木屋的床上,接著她的電話。說著說著,突然她像是有感而發,跟我說,我真的還年輕,而且比人家努力,長遠來看我有「利多」,所以我不要急。



我笑她好像在講我是績優股,但也覺得感動,雖然其實,我早就不怎麼急了。想起她前兩天看我的書稿,說我是「很會行雲流水,就是不夠拙」。這讓我著實想了滿久。我想關鍵在於自信吧。「沒自信會讓人家看出來,」老編說。





(一棵倒下的樹)



隔天,跟爸媽在溪頭森林遊樂區裡走了一早上。詭異的熱。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林蔭之中,竟毫無涼意。因為媽媽沒穿球鞋,也無法走太險峻的路,只是散步到大學池與青年活動中心,就折回去。對我而言是整個沒有達到運動的目的,但一家人走走聊聊,也是開心。



青年活動中心裡有蔣介石的銅像,銅像中他一臉慈和,跟若干引頸仰望他的人「講道」。媽媽說,快跟他拍照,否則應該沒多久就會被拿掉了。



中午終於吃到想念很久的竹筒飯。十幾年前在阿里山吃過一次,永難忘懷。這一次,完全沒有吃到過去所想念的好滋味,我年少時那一次在阿里山森林裡的竹筒飯好滋味,怕是永遠也回不來了吧!但總算是了了一樁心願。



那竹筒飯的老闆泡烏龍茶給爸爸喝。那茶入口甘甜不澀,相當舒服。老闆家裡七代在溪頭佔了一塊地,後來地被拿去做森林遊樂園,他則一生都在與政府抗爭。



我想我真的是幸運的好命人。我的一生,只需跟自己抗爭。



傍晚回到高雄。由於時間太短,沒有太多「玩到」的感覺。但有家人很緊密的感覺。這樣就好了,我想。





日記的意義

整理房間翻到2004年尾在北京生活的日記,看到好幾篇,發現都像是預言一般,總結了我後來的人生體驗。



2004/11/13夜晚,跟一個人有了面紅耳赤的爭辯,那是我人生裡相當難忘的經驗。

從來沒想過我會跟這個人爭辯,沒想過我有這樣的勇氣,更沒想過原來我自己,是如此這般的一個衝動小子。

那個在場四人皆酒醉恍惚的深夜的隔天,我在日記本上寫道:

「...我們又回到了一切如常的生活。但我相信在無形中,我們有些好的或者壞的東西埋藏了起來,它們在今日種下的因之後,往後會形成一個果。」



在這個事件發生的一年多以後,我再次以一個深夜裡面紅耳赤的爭辯,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人。

經過長久的反省,我所得到的結論是這個世界往往容不下絕對的熱情與正義。

直到今天讀到自己當時的日記才發現,原來事情早就已經投下了預兆。



那真是感想特別多的一段日子。

剛出校園的我,在異鄉工作的我,對一些人事物有著莫名的憧憬的我。

我在那段日子裡,一層一層,剝落了我原有的自尊與信仰。



2004/11/21自己日記本上的一段話,再度觸動現在的我。

「這世界好像沒有誰是會特別喜歡誰,人與人之間總得帶著距離去維持一種不差的感覺。

所以也就沒有誰必須去照顧誰,在天時地利的時候,或許能夠,於是便接上了。無須特別感激,當然也不能夠冷漠無情,只是每一種恩惠都可能有些理由,那麼當我再也無法擁有這些恩惠時,似乎也不用特別失望。

獨立自主地,讓自己變得更強。」



這段話是我在2006年,用一整年去領悟出來的道理,

今天我才知道,早在2004年尾我就寫出來了。

只是理論與實際,了解與深刻記得,原來還是有距離。

所以這大約也就是所謂,日記的意義吧。



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VIP



(2007/2/8 台北101)



媽媽打電話來問,她手上那兩張《貓》劇第一排的票,我要不要回高雄看,否則她的好多朋友都搶著要。第一排,價值四千多的票,想買都不一定買得到的。



「妳可以坐高鐵,我幫妳買票。或者妳要坐飛機也可以,隔天回台北可以坐飛機。」媽媽甚至連交通工具都幫我想好了。



我並沒有為了一齣音樂劇特地回去一天的動力,心裡卻感動著另一件事:在媽媽的心目中,我是最優先順位。即使我在遙遠的台北,即使她的朋友們都搶著要,她還是最想把票留給我。



也許是因為自己的爛個性,我總是非常感動於這種被人視為「優先順位」的感覺。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永遠把我當作VIP,是一件很棒的事。那通常只有最愛我的人,才會這麼做。而全世界最愛我的人,也許就那麼一個。



在人生的大部分時候,面對許多自己喜愛的人與事,我們都是要排隊、要競爭的。有時候,即使有錢你都拿不到VIP;甚至可能連親人,都不見得能拿到VIP。有些人獲得VIP,是靠時間與實力打下來的江山,而那裡面就已經混雜了權力與利益的糾結,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優先順位。



所以,一個人能在手無寸功的情況下,就被當成優先順位,該是多麼值得珍惜的事情。



因為這樣,我也就更清楚了,在我的心目中,應該把什麼人、什麼事,作為我的優先順位。依照順位一一處理好的人生,或許才會是最踏實的人生。

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好想去流浪



(2006/12/27 午夜的上海浦東街頭)



「好想去流浪。」我慵懶地斜倚在老編全新住處的全新沙發上,大發感嘆。



我已經開始厭倦我的生活。訪問,寫作,訪問,拍照,寫作,聚餐,電影,寫作,音樂,睡覺,寫作。我開始厭倦這樣的生活。



「對!我也是!好想去流浪。」正在生著老闆的氣的老編,立刻如此回應,語氣裡明顯帶著任性...「啊,我不能流浪,我辭職就好,不要流浪。妳去流浪。」她立刻修正。



「妳為何不能流浪?」我問。



「我的腰不好,脊椎不好,體力不好...XXX不好。我不能流浪。」她一連說了許許多多的「不好」。



哦。我開始想,應該在沒有多久的以後,我也會開始「不好」。越來越不好。那趁現在還「好」的時候,實在是應該去流浪了。我已經越來越老了。這一兩年,明顯開始覺得肩膀不能背重的東西太長時間。這樣將來我要如何用20公斤的一個背包去走天下呢?



最近覺得,都市的生活,使我把自己的心框住了。老愛跟人比較,感到不快樂;老愛懷想著過去的戀人,感到不快樂;老愛因為生活缺乏刺激,感到不快樂。



我想出去走走。拋開名利追逐、管它勝敗榮辱,就瀟灑地走上一個與世無爭的旅途,深層地探索自己的內心。我想讓這個世界只剩下我自己,和我的腳步,不要再理會為何我愛的人總是不愛我。



我想去流浪。我要去流浪,一定要去。

2007年2月6日 星期二

造型

一兩個月前的某天,忽然覺得:想配一副黑框眼鏡。戴無框的已經十多年了。不知哪裡來的衝動,覺得「換換造型」也不錯。一開始只是一個念頭,後來,這樣的想法不斷在心中滋長、擴大,同時還衍伸了「應該可以變得更有氣質」、「似乎顯得比較專業」這樣的想法,於是更加堅定了我的決心。



對自己的眼光沒信心,一直等到有時間回到高雄,才拉了媽媽一起去眼鏡行,選了一副粗框眼鏡。在眼鏡行裡試戴,看著鏡中的自己,感覺真的跟之前的自己很不一樣,臉上多了一個象徵性的物件,有一點嚴肅感...真的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嘗試,一副明顯而突出的粗框眼鏡。



開始期待著。由於鏡片特殊,等了一週,眼鏡才寄到台北。戴上去之後,自覺頗不一樣。「有氣質多了!」我愉悅地想著。「大家應該都會察覺我的變化吧!」我興奮起來,很想看看每個朋友看到我「變得有氣質」時候的表情。畢竟無框眼鏡我真的戴了十多年,這副粗框眼鏡,令我很不一樣。



我自戀地拍了一張照片,放上MSN的圖片格,等待人們的詢問。朋友S首先發難:「咦?妳怎麼那麼自戀呀!這樣放自己的照片!」



什麼?她的反應只是我「自戀」,而不是我的造型不同了。我惱羞成怒:「妳...我是為了向大家展示我的新造型耶!」她才會意,終於察覺我的「不同」,於是在對話視窗上,尷尬地「哈哈」笑了起來。



我感到火大,決定不理她,開始殷勤地跟其他朋友MSN,閒聊瞎扯,言不及義,天南地北,燈紅酒綠...總之是希望對方注意到圖片上我的不同。



朋友們很熱情地與我閒聊,回覆我白爛的硬擠出來的問題,但是沒有人提到眼鏡的事情,沒有人。



我安慰自己:「應該是因為照片太小,看起來不明顯吧!沒關係,見了面就不一樣了。」



接下來的幾天,陸續跟一些朋友有約會,我滿心期待地戴上我的粗框眼鏡,出門前照著鏡子,益發地覺得有氣質,以及專業,而且感覺自信滿滿,走路都有風了...我相信我將為朋友們帶來驚喜。



但是,一連見了五六個朋友,我與他們面對面聊天,聊很久,交換各種誇張的表情,注視對方的臉,可是,並沒有人提起眼鏡或者造型的事情,沒有人。



顯然,我對他們來說,還是跟以前一模一樣。就跟以前那個,戴著無框眼鏡的黃小婷,一模一樣,毫無差別。我並沒有變得比較有氣質或者專業,在朋友的眼中,我還是一樣的我。



一副這一生從未戴過的粗框眼鏡,一個自以為的改變,外在的裝飾品,完全沒有為我的人生與形象,帶來任何東西。粗框眼鏡開始無力地掛在我的臉上。我之前自己在鏡子前,所錯覺的氣質與專業,都只是我自己的錯覺而已。



我開始思索:是什麼讓自己有了換眼鏡的念頭?是因為我的自信失去了,所以要靠眼鏡來找回嗎?我不知道。



因為還是不習慣眼鏡略略阻礙視覺的外框,回到家,我總是換回無框眼鏡。照鏡子,看著從粗框回到無框的自己,眼神似乎都是一樣的簡單。



我忽然明白了:朋友們當然看不到鏡框。因為他們看到的,一直是我的眼睛。他們直視我的眼睛,與我的內心交流。那麼粗框或無框,根本不重要,他們也不會注意。他們接觸的不是我的外表,而是我的靈魂。他們是我的朋友。



什麼氣質與專業。我就是我,我所擁有的一切,並無法靠一副眼鏡呼嚨別人,也不會因為我的外型笨拙而被忽略。其實,這是好粗淺的道理,可是,我現在才真正的明白。


2007年2月4日 星期日

不願一個人



(2007/2/5 台北市早晨七點的天光)



好久沒病了。印象中上一次吐,是一年多前在北京,喝了混酒。但嚴重到上吐下瀉,倒還是頭一遭。



昨天中午與一個長輩朋友相約吃飯看電影。為了趕時間,隨便選了信義新光三越樓下的紅花鐵板燒,吃完後馬上進電影院看《血鑽石》。飽飽的胃,我又喝著健怡可樂,加上座位太前排(第六排),看起來有些吃力,可能因為這樣,血液都到了腦部,大大影響消化。



看完電影胃就不對勁,騎車回家之後,開始拉肚子,撐到晚上,想起跟朋友約在永康街,勉力騎車過去,停好車之後就在路邊狂吐,沒辦法只好傳簡訊跟他取消約會。



再騎回家,中途又在路邊狂吐了一次。中午十二點吃完的東西,到了晚上六點竟然還吐出很多,可見都沒有消化。到底是怎麼回事,我的胃就這樣壞掉了。



爸爸剛好打電話來,就委屈地跟他說我的狀況,他要我去買「暮地納斯」,說他小時候拉肚子都吃那個。「清腸一下也好。」爸爸樂觀地這樣說著。「上吐下瀉也有用嗎?」「ㄟ,不管,吃吃看好了。」看來人們都很少上吐下瀉,我去藥行買藥,老闆也一臉疑惑。



晚上躺在床上,胃痛著,昏沈地睡了兩個多小時,醒來之後房內一片寂靜,心情是灰暗的。奇怪平常也都一個人在家,都挺好,生病的時候卻會感到特別孤獨。



想起以前買周華健「不願一個人」那張唱片,他文案上寫著,說他大學時候一個人住,某天半夜胃痛到不行,沒個人照應,他一個人出去求醫,倍感淒涼;所以就發誓再也不要一個人過生活,才有了〈不願一個人〉這首歌。



我極少生病,一個人的生活也都還過得去。原來,當人健健康康的,生活中也有其他的事情忙時,就比較意識不到自己的孤獨,即使獨處也可以感到幸福。



可一旦生病,獨自躺在空蕩蕩的房間裡,四周寂靜無聲,自己無力下床,那種灰暗的氣氛會讓我錯覺,假如就這樣死掉了,恐怕也要到好幾天後才會被人發現。



真的。尤其像我這樣的自由工作者,不用天天上班,只要我不想,也就不需常常與人接觸。假如我就這樣死掉了,編輯催稿找不到人,氣急敗壞,把手機狂call到沒電,但他們應該還不至於殺到我家來找人。爸媽call不到我,忍耐極限或許是一週?兩週?直到他們終於受不了而北上。慢慢我的屍體會發出惡臭,或許最先發現的,是住我隔壁的男生吧。



我可能真的想太多了。說到底,不過就是一個上吐下瀉的日子罷了。今早六點多就醒了,推開門看見遠處旭日初昇,許久未見的晨光照耀著半邊天,生命彷彿可以重新開始。秤體重發現輕了半公斤(都吐光了),下樓買了碗湯和優酪乳,看見汀州路上晨曦裡的車輛,一個剛剛甦醒的城市。



今天得把稿子好好趕一下進度了。而我依然會這樣子繼續,過著一個人的生活。

2007年2月1日 星期四

最近的電影x8

越來越懶得寫電影文章了。

老是用這種東西充數。

其實每次看完,想說的話總是滿多的。應該努力克服自己的懶性....XD



《黛妃與女皇》  5

優:一個事件(黛安娜王妃的車禍去世),兩個涇渭分明的立場(皇室與首相Blair所帶領的人民),導演拍得有條不紊。大量的人際衝突,每一個人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努力(女皇、首相、幕僚、爵士、人民等等),都有值得同情之處。同時也在對黛妃事件的爭辯之中,逐漸帶出君主制度對英國的意義的探討。



缺:沒有。



《父子》(導演版)   5

優:以冷靜而沈澱的導演眼光,看一對父子之間的深刻感情。全片節奏舒緩,父子演員表現精鍊,在陌生的異國情調裡,說這樣一個故事,帶有半寓言的氛圍。



缺:中段的部分墜戲明顯。或許戲院剪接版有改善。




《傷城》 5

優:普通的故事線,卻以卓越的敘事手法、搭配無懈可擊的演員表現,完成一部從頭到尾絕無冷場的懸疑電影。用通俗的故事,講深刻的人性,是繼《無間道》之後又一部成熟的香港警察故事。



缺:想不出來。


《波特小姐》   4.5

優:生動流暢、節奏輕快地描繪一個保守年代的女性畫家的愛情故事。這是最適合芮妮齊薇格的角色,甜美又堅毅。細膩描繪創作者的生命狀態,如果你的身份是一個畫家或作家,本片絕對讓你有無限的感動。



缺:收尾太過倉促。



《血鑽石》  4

優:用好萊塢規格的影片與明星,講述一個嚴肅的議題(第三世界國家受害於資本國家的處境),不失娛樂性,內容也飽含人文關懷,將類似題材擴及較大的觀眾群,且提供好萊塢以外的視角,是這部影片最大的貢獻之一。李奧那多的表演相當精采。



缺:由於故事具有較濃的寓言性,斧鑿痕跡很難避免。



《阿波卡獵逃》  4

優:寫實而血淋淋地描繪原始部落民族的生活方式,牽引出對「文明」意義的再思考。在緊湊的劇情、人與人之間的激烈衝突中,帶出物競天擇的自然生存寓言。演員沒有一個知名,卻因為自然而更加動人。砍頭剖心儀式都鉅細靡遺,給人極大的視覺震撼。



缺:拍攝手法過於嗜血,彷如《受難記》轉型再現。


《生日快樂》  3.5

優:劉若英的演技壓制全片。一個相當簡單的故事,卻拍出現代人已經快要遺忘的純粹情感。
缺:結構略嫌鬆散。



《博物館驚魂夜》  3.5

優:絕佳的故事前提:「當博物館那些人物與動物都活過來的時候,現代的我們將如何與他們相處?」只有了解歷史,才能夠解決目前的困境。片中充滿強調歷史的重要的對白,發人深省;特效做得天衣無縫,令人驚嘆。



缺:故事發展最終依然流於好萊塢俗套,皆大歡喜,有情人終成眷屬,同時還非得套上家庭溫馨情節,削弱了一個很優的前提,無法讓影片更上一層樓。